一幅唯美的画卷
刘老师在文中又用不同的手法描写了东北姑娘、小伙子、少女、老人们这些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人在烧荒火中的表现和感悟。彰显了北大荒姑娘心地淳朴,性情豪爽,打扮时髦,身体健壮,妩媚婀娜,爱说、爱动、爱笑的性格。小伙子们骑着骏马放荒火也给读者留下旷达、豪壮的印象。
你看火后的荒原又是另一幅水墨丹青画,墨色绒丝地毯,天空点点星光,空气中飘过的草木灰,劳累躺地的烧荒人,突然笔锋一转,年轻人的爱情生活又跃然纸上。自古恒今,爱情的话题咏唱不衰。打情骂俏,卿卿我我,谈情说爱的画面,让读者耳目一新,看着看着就会勾起自己心中的回忆,让人心情激荡。特别是含情脉脉的少女更让人增添了许多遐想,文中结尾用老年人丰富想象,道出了北大荒人生活的沧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让这幅唯美的画卷展开、移动、使北大荒的《烧荒火》成为举世无双的壮举。
另外文中多处用了排比句、对偶句。增添了文章的色彩,如:“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使人......使人......使人”,“怒放出......怒放出”,“何等......何等......何等”,“火一样......火一样......火一样”,“移动的......移动的......移动的”,“亲身......亲眼......亲手”,“微微晃......轻轻摇”,“鲜嫩嫩......水灵灵”等等。从中看出刘国林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遣词造句非常准确生动。
没有多年寒窗苦,哪有今日腊梅香!刘老师正是多年刻苦学习,辛勤耕耘,至今硕果累累,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两片作品是 :
一是《塘风情画》1984年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少儿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我爱祖国山河美》散文征文中获一等奖,著名老作家叶圣陶之子、中国少儿出版社社长叶至善先生亲自为《草塘风情画》写了读后感。《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分别对刘国林进行采访和报道。1986年,经叶至善先生的推荐,刘国林的散文《草塘风情画》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入小学课本至今,题目改为《可爱的草塘》。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课文,印象深刻。
二是《捉蛇记》发表在《儿童文学》元月号上。经日中儿童文学交流协会会长中尾明先生的推荐,该作品被译成日文,发表在《彩虹图书室》2006年第2卷上,成为日本少儿的课外读物,为中日文化交流,为日本少年儿童了解作者的家乡七台河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七台河市争了光。目前刘老师的作品已经有上千篇,多篇作品在国内外获奖。今年《烧荒火》一文得到我区文联的关注和好评, 举办专题文学研讨会,学习切磋,发扬光大,它将引领我区文学创作工作更好的发展。
刘老师为人和善,虚怀若谷,甘为人梯,愿作伯乐为家乡培养文学人才。他满身的正能量,时刻不忘文学创作,如今他的文学创作团队——世界汉语言文学北方分会的队伍不断壮大,有了自己的刊物《关东美文》,优秀作品不断呈现。
在中央发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的时候,在七台河转型发展的大好时机 ,刘老师的《烧荒火》 体现的正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垦荒英雄跋山涉水、勇往直前,克服困难,开荒种地。他们已把生命融入了这片荒原,用青春和智慧征服了这片桀骜不驯的黑土地,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性巨变。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要 文如其人,表里如一,为人有操守、为艺有品格,做人有道义、做事有担当,做一个有道德、有风骨的人。努力创作出有光芒、有质量、充满正能量的文艺作品,为我们这个时代明德理,为社会做贡献,真正有益于社会和人民。
我辈更应抓住机会,深入贯彻北大荒精神,当好党的喉舌,让“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工程得以实现,让曾经的“荒地”再一次的“烧”起来。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东北地区能够发展的更好,咱们家乡发展的更好, 让经济动起来,让人民富起来!让这幅唯美的画卷增添新的色彩!
来源:邮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