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和蚊子
有抄书的爱好,具有突出的意义。俗话讲: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它的意思是借书要及时还给人家,会“逼迫”你快读书;而抄书呢?又会促使你认真读书。不要以为它是个笨活慢工,殊不知笨鸟先飞和慢工出巧匠。好读书,读书好,读好书,会读书,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抄书当然要抄你喜欢的好书、好文章、好段落,它会使你仔细品尝好书的佳肴美味,进而使你的思想、精神和情感得到陶冶、洗练和提升。毛泽东、鲁迅和苏轼都是抄书的模范。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就养成了“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他的各类笔记本抄书就有一百多万字,将《曾国藩日记》《西洋伦理学史》和《离骚》全部抄了一遍,读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就做了近五千字的笔记。到了晚年尤其喜欢抄写唐诗。鲁迅从小就喜欢抄书,单就草木虫鱼内容的就抄写了《野菜谱》《释草小记》《释虫小记》《茶经》《五木经》《耒耜经》等。到了中年又抄写了《后汉书》《晋书》《台州丛书》和《易林》。为了校注《嵇康集》,又工工整整将其抄写了三遍。明人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记载,苏轼就曾抄过《汉书》全册,抄完高兴万分,自称是“贫儿曝富”。其实苏轼从小就爱抄书,而且抄书不辍,比如抄写《唐书》。有的还不只抄写一遍,并且鼓励青年人抄书和多抄书。似乎许多学者方家都有过认真抄书的经历,古人如路温舒、阚泽、葛洪、陆游、洪迈、宋濂、张溥、黄宗羲;今人有王国维、陈垣、叶圣陶、张宗祥、胡道静、孙犁、王梓坤、贾平凹等。南宋大学者洪迈把巨著《资治通鉴》就抄写了三遍,叶圣陶也是从小就喜欢抄书。大作家孙犁就号召大家“读书读到自己特别喜爱的地方,就把它抄录下来,抄一次比读十次都有效。”是的,抄书特别有助于精神专注,对增强记忆力非常有效,甚至会达到“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效果。
这些说的是做学问、写作和培养、陶冶你的情操德行,其实抄书的好处远不止这些,比如它也是练习书法,会使你浮躁的心态平静下来,又是气功锻炼,健强你的身心体魄等。当然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抄书必须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持之以恒和用心专一,正如古人说的“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此外,在抄书的基础上还要背书,好的段落,好的篇章,要把它背下来,这是抄书的必然收获,甚至你会不自觉地去背诵,古人有唱书之说,一摇三晃,哇啦哇啦背诵,是最幸福的事情,“才如江海文始壮,腹有诗书气自华”,那将是如何的自豪?因此背书也是抄书的深入发展,因而背书善莫大焉!它会加强你的听觉记忆力;丰富你的词汇,增强你的理解力;可以提高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更使你获得智慧。我们的背书都是在与哲人圣贤对话,他们的经典和智慧,可以治愚祛呆。至于对文章写作来说,可使我们写出来的文章严谨、严密、恰贴、自然,表达丰富,内容深邃,感人至深,说服力强。这样看来大家在抄书的基础上是不是再加点背诵,来个锦上添花……
然而,我们还应清楚,抄书和背书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目标是学以致用——用于世事,用于人民、国家,用于社会、时代以及自己的幸福生活。宋真宗赵恒有一首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话似乎有点俗,其实不然,他把读书、抄书、背书、写书的意义充分地表达出来——要学以致用。这是很实在,很有力,很有价值的论断!它狭隘是狭隘了一点,假如在个人幸福追求的基础上,更应该济世康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就十分完美了吗?所以我认为在“读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的话语后面,再加上两句:“抄书不如背书,背书不如写书”。是的,著书立说就是我们学以致用的重要方面。古人曾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说,这里的“立言”就是著书立说。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也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尽,荣乐止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之中虽有些名利思想,但也深刻地把著书立说和学以致用的意义给我们说得透彻极了。更何况学习通过写作和写作验证学习。
凡此,其实大家都曾做过或正做着抄书、背书和写书的事情。最低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于大学及日常生活中,已有了抄书、背书和写作的基础与经历,只是需要我们特别留意一下,并且努力做一做系列化和序列性的工作,因为只有系列化和序列性的知识才是真知识。而要真正做到的抄书、背书和写书,除了如前所述一要读好书、会抄书;二要矢志不渝,用心专一;三要学以致用,坚持实践等之外,还应有个远大理想和坚强意志,抱定这样的态度去抄书、背书和写书,谁敢说我们不会成为苏轼、鲁迅、孙犁呢?等到十年、二十年,它必定会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最后再送给大家两句话:一句是坚持数年,必有好处;另一句是我们的胜利往往是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来源:邮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