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川走出的电影艺术家石寄圃
石寄圃
一
石寄圃的父亲石良屿是武川当年的著名士绅,石良屿生有三子一女,石寄圃是他的二儿子。石良屿,字子璋,乳名二挠。清光绪十年(1884年)出生在土盖门大九号村,自幼好学上进,19岁考取贡生(秀才)。其时家中广有土地,牲畜成群,并且在归化城设有商号,资产颇丰。在村中有砖瓦房院,并且有家兵。石良屿以其耿直豪爽的个性,广交社会各界朋友,20岁时就成为武川西区的知名人物。
1906年,在官军缉拿革命党人前夕,同盟会会员、山西崞县人续桐溪让五台人王建基等到绥远发展组织,继续活动。王建基与五台人徐瀚文、崞县人弓富魁等20余人出杀虎口,奔赴归绥、包头一带联络塞外志士。1907年,王建基、徐瀚文二人到大九号村,向石良屿宣传同盟会的宗旨及国内外的形势。经王、徐二人介绍、石良屿加入同盟会。当时武川地区交通不便,消息闭塞,民众对外界的形势知之甚少,石良屿就以自家的庭院为据点,接待同盟会的同志,安排其食宿,同时秘密开展活动。后经石良屿联络,王、徐二人又介绍可镇的秀才贾荣华、武川东区的绅士梁兰斋,以及王世祯、郭清禄相继加入同盟会。
石良屿等人经常以商人的身份奔走各地开展宣传,同时招兵买马,组建骑兵,准备发动武装起义。一次,他们的商队遭遇土匪抢劫,土匪发现商号旗子的里面有一行字,正是同盟会的口号,于是以发现革命党为由,向官府告密邀赏。绥远城将军衙署派土默特陆军骑兵第二营玉禄率兵搜捕革命党人。玉禄带兵直达土盖门大九号村。当时石良屿的父亲石成锁当家,支持石良屿的行动。父子俩闻讯官兵到来,带领家兵严守土围,准备迎战。兵临庄下时,石成锁看到官军兵马众多,来势凶猛,考虑众寡悬殊不能硬拚,于是派管家同玉禄谈判。管家是土默特旗人,与玉禄既是同乡又有交情,经他居中斡旋,玉禄答应讲和,于是石家从城围上撤下兵来,迎接玉禄的兵勇进入庄院。玉禄的军士发现一面同盟会的旗帜,玉禄看后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将庄院团团围住,进行大搜捕。石良屿迅即组织家兵抵抗,双方在庄院里交兵开火。混战中,徐瀚文中弹身亡;石良屿及其长兄宝娃、三弟石昶,还有王建基均被逮捕;石成锁带领家眷从地洞逃出,家兵死伤过半。玉禄将石家兄弟和王建基押往绥远将军衙署,临行前,玉禄纵其兵勇大肆抄掠,砸烂柜房、客厅,遍搜金银财宝,推倒油坊大瓮,油流成河,赶走所有牛羊骡马。
事后,石成锁到归化城营救他的3个儿子,他动用所有的亲戚关系、社会关系及有交情的相与(相与,指互相往来的朋友或生意上的伙伴),包括有一定社会势力的大盛魁掌柜段履庄等人,请他们出面帮忙说情;同时倾其所有,用银钱铺路,送重金买命,终于买通衙门,长子和三子获释,石良屿和王建基因系朝廷要犯,继续关押。转眼到了宣统三年(1911年),石成锁听说主管将军看上了他的座骑所配的银马鞍,于是忍痛割爱将银马鞍作为礼品送上。将军答应有条件地释放,条件是让石良屿在报纸上公开发表一份悔过自省书。石成锁亲自到狱中劝说儿子,让他写悔过书。石良屿却写出一篇痛斥清王朝、宣传同盟会的文章。主管将军看后宣判,石良屿和王建基以叛逆罪秋后问斩。当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石、王二人获释。
民国初年,石良屿参与武川县十大区的筹建工作,任四区区长;民国17年,绥远地区大旱,武川颗粒无收,石良屿目睹灾民卖儿卖女,饥饿倒毙的惨状,除将自家粮食救济灾民外,还想办法贷款救灾。《绥远通志稿》载:“武川之灾,亦匪旱并重。十七年春,县城乃至西乡遭匪浩劫,继以旱荒已困苦不堪。十八年春农田多未种,夏未得雨。县绅士石良屿以各乡地契作抵,由平市(平市,即绥远省平市官钱局,绥远省的地方银行)、丰业银行借巨款,购籽种荞麦于大同、丰镇。荞禾畅茂,方庆晚收在望,乃秋后风霜交作,禾悉冻萎,人民遂陷险境。”次年丰收,石良屿还贷款四乡奔走,土匪闻讯到处追寻,石将贷款还清后,终因积劳成疾,于当年冬病逝,享年46岁。
来源:邮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