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文峰塔
塔,本为古代印度的佛教建筑,在东汉时期随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迅速与中国本土的楼阁相结合,并逐步中国化,直到发展成为有着特定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很多保存下来的古塔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贵州,古塔建筑也很多见,至今仍保留有都匀文峰塔、西秀山白塔、仁怀鹿鸣塔、紫云文笔塔等50余座,其中,都匀文峰塔,有着“雁塔涵潭”的美誉,曾为“都匀八景”之一。塔顶置一铁质塔刹,造型古朴。塔底直径9.5米,塔高33米,下有方形青石塔基,塔基北面有石阶通上。第一层有石门两扇,门上匾额盈尺,楷书“文峰塔”三字,下方落款“道光己亥阳月建”。塔身东面并立石碑三方,为陶廷杰手书《重修文峰塔记》和孙嗣奎《补修文峰塔记》。
文峰塔,原名文笔塔,位于剑江龙潭西岸,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时为五层木塔。据传,当时官民认为都匀东、西、北三面皆有山峰,唯独正南面没有,以致于水口散漫,故一桂姓总兵率乡人选择在此修建了木塔,镇卫南天,保一方平安。该塔直指文曲星,意在希望都匀文人辈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文笔塔修建以前,都匀从没有人中过进士,修成以后,还真出了不少进士,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文笔塔真的能够暗助匀城学子仕途。
文笔塔陪伴着匀城百姓度过了很长一段岁月,终因年久失修而腐朽倒塌,仅剩下了塔基。乾隆五十三年(1788),剑江石桥被洪水冲塌,在重修石桥时,曾讨论过一并将文笔塔重建,最后却没有实施,一拖就是十二年。嘉庆五年(1800),都匀人又想修复文笔塔,并增修塔基,却终因力量不够而停工,一停又是三十八年。到了道光十八年(1838),陈西桥任都匀太守,再一次讨论建塔,却还是因各种原因没有实施。这期间,文笔塔可谓是饱经风霜,凄凉之境令都匀文人揪心不已,可怎奈几次重建均未能实施,何等!
道光十九年(1839),受“柳州八贤”的张翀和东林党领袖邹元标相继到都匀讲学影响,都匀人发出了需要文化的呐喊,对重修文笔塔的愿望也更加迫切。因此,有人给时任甘肃按察使的陶延杰写了一封家书,诉说了文笔塔倒塌之后几次欲重修都未能实施的情况以及修复文笔塔的强烈愿望,陶廷杰看后感慨万千,心中激荡起诸多历史幽思。他即刻挥笔疾书,修“告匀城同胞”一封并同一千两银子快马加鞭的送回都匀。陶廷杰带头捐赠的一千两建塔资金,使得都匀官员、乡绅大受鼓舞,都匀知府陈西桥、知县钟海门又组织乡绅募集资金两千两,终于开始在原塔基动工重建七级密檐式石塔,当年九月动工,至第二年四月竣工,恰逢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更添一丝沧桑。尽管如此,匀城官民难抑兴奋,不管远的近的,老的少的,奔走相告,邀约前来观看新塔,纷纷感叹重建速度之快。陶廷杰题诗曰:“水抱全城万象涵,到头关键岂空谈。千夫建石方圆合,七级凌霄气象参。故址立成新雁塔,中锋长镇老龙潭。一枝健笔钟灵秀,振起人文冠斗南。”从此,文笔塔正式改名为文峰塔。
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于剑江水暴涨,冲出的洪水冲坏了文峰塔东、西、北三面塔基,塔身裂开两丈多,文峰塔再次受损。直到民国二年(1913),都匀知府孙嗣奎才集资复修。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填石下坠,六面塔身曾再次出现裂缝,石碑下部亦被风雨剥蚀。1982-1984年,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三级政府拨款14万元进行维修,使之坚固如初,恢复原貌,直到现在。19年,黔南州、都匀市在塔周征地85亩,以塔为主题修建文峰园,成为都匀人民免费休闲和娱乐的最佳场所。陶延皋曾在夜观文峰塔时作有《南楼夜月》来赞美都匀夜景,诗云:“天风吹我上南楼,皓月当空景最幽。百尺豪情怀韵士,三分夜月小扬州。”
悠悠岁月,百年沧桑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如今的文峰塔,虽已不再是人们顶礼膜拜的神灵具象,但它记载的历史,却让一代又一代人陶醉其中并受启迪。他有些沧桑,有些憔悴,使人走近顿生肃穆之感,心中不由自主升起一种厚重感。七级凌宵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它倒下过,又再次站起来。透过的石斑,它顽强地挺立,仿若一位慈祥的老者,静静地伴着都匀百姓一代又一代。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