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鸾文学网

青鸾文学网移动端

移动端

库维网络淘宝店

软件淘宝店

无与静

作者:莫弃筱冰时间:2015-04-03浏览量:
导读:庄子曰: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伏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所谓,心静,自然凉! 听说过:禅的最高境地是无声;音乐的最高境地是无词;爱的最高境地是无言;生活的最高境地是理解;朋友的最高境地是此时无声胜
  
  这样幸福感觉中的唯美,也永远是我们心中彼此向往的如诗的心境,当爱恨在岁月中消融,当看尽千帆过尽之后,我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便剥离了那些浮躁与不甘,心湖干净得只剩下一汪沉静的碧水,终于在朝朝暮暮的简单重复的生活中,寻找到了宿世的安宁与平静,不让烦恼占据我们的思维,那颗曾经火热的心依旧在跳动,却静静地如一潭清水,能够在市井人流的熙攘喧闹中博取一份超然物外的心境,这时我们会笑着对自己说:人生至此,夫复何求?静者心多妙一庭清韵,夜空宁寂,明月静好。
  
  书案上新沏的绿茶,几番沉浮后,静静的于杯底沉淀生命的柔软与淡定。
  
  独坐,细品一杯清茗,闭目冥思,忘了忙碌和疲倦,忘了忧心和烦恼,仿佛置身于绿意葱茏的大草原,凝眸着广袤高远的蓝天,风轻闲,云淡定,万物悄然无语。一种茶洗尘埃、物我相忘的感觉在心头潺潺流淌。
  
  在对耳朵和眼睛更加亲昵的时代,中的花香,心灵上的雨伞,天地间的静谧,仿佛梦幻般的悠远。热闹的,总在身外。冷静的,总在心里。每日在纷繁里陀螺似的旋转,耳鼓里充斥着各种喧嚣与聒噪,我们可曾听到自己心泉流淌的声音?知足方能幸福,知心方能宁静。
  
  心境的不平和,往往源于追名逐利,争强好胜,喜得患失。身心疲惫之余,渴求回归物我无争的宁静境界。
  
  只有平静清亮之水才能映照出群山倒影,只有“静”才能涵养人的心智。静心,是一种超然的境界。
  
  儒家的独善其身是要求人要静心,道家的解纷和光是提醒人要静心,禅学里的见性忘情是告诫人要静心。
  
  静心,能使思想处于清醒状态,在静中升华自己的心灵,感受到平常不易感受到的人生,悟到平常不易悟到的哲理,体会人生的真谛。“小静”有“小得”,“大静”有“大得”。
  
  静心,不是泯灭头脑与思想,而是于灵魂深处,寻求到淡泊宁静的人生境界,悄然积蓄生命的力量。
  
  静心,并不是无为,而是不以物喜,不以物悲,高朋满座时坦然处之,曲终人散时不觉孤寂,能够品如兰,耐得人中,能够德如玉,守得石中温润。
  
  静心的最高境界在于心、境合一。心有多静,思想的触角就能伸多远。高山不语,自是巍峨;月亮无言,自是高洁。静水流深,谁能“雨后观山,静夜听钟”,静便自心而生。
  
  静者心多妙,心无尘劳,旷无他念,看穿人生沉浮,拥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宁静之大美。
  
  静者心多妙,只以行动表明自己的存在,拒绝躁动,守候着内心的静谧。静者心多妙,一如深谷的幽兰,安静着绽放,不以无人而不芳。---筱冰/719800769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