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鸾文学网

青鸾文学网移动端

移动端

库维网络淘宝店

软件淘宝店

旅京随笔

作者:黄裳时间:2018-11-27浏览量:
导读:作者介绍:黄裳(1919~),山东益都人,作家。著有散文集《锦帆集》、《锦帆集外》、《过去的足迹》、《榆下说书》等。作品正文:鸡鸣寺编者要我写一点南京的“文化”情形,这事真困难。南京有什么“文化”呢,干脆地说一句,我找不到什么。在这“劫”余的首都,民生凋敝,文物荡然。这里有大官的汽车,歌女的惨笑,可是绝对找不出什么文化来。夫子庙成了杂耍场,这已经是“古已如斯

这只不过是匆匆过眼的结果,疏漏自所不免,而浅学又不能做像缪艺风所发明的那一套“黑口,双阑……”之类的提要,于学人或无用处,不过意在使大家知道在南京,还有这样一个看书的地方而已。

最后我想附说一句,陈群在收书之际,也正是上海我们教育部的委托人在收书的时候。照一些记载,这事不啻是一场争夺战;据说陈群又是不大讲究的,书送来好坏都要,然而他毕竟也收了这些。宋元本固无足观,明本倒的确是不少,而且陈群特别喜欢集部,所以别集类的秘藏尤多。屈先生告诉我说在日本的一部分中央图书馆的书中,明代史料独多,有些真是外面从未听到过的秘籍。听了这话,不禁使我为之怦然心动。真的什么时候才得生活安定,重有余暇来看书呢,在落日秋风之中,走出了“泽存书库”,我心里还是这样的想着。

9月19日深夜

访“钵山精舍”

在石头城的角落里,清凉山旁边,有一个清代留下的古老的书院,清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澍为了纪念晋代在石头城与苏峻作战的陶侃——那个无事时搬砖的老头儿,说是要惜分阴的——建立了“惜阴书院”。咸丰年间遭乱,毁了一大部分,后来又重修,光绪二十七年改办学校。当时钱塘八千卷楼丁丙的藏书,有继陆氏宋楼售与静嘉堂之后更让给日本人之议。缪荃荪大声疾呼,以为不可以,以为这是国耻,得到了当时的两江总督端午桥(方)的帮助,用了七万两银子买下了。又用了三万多两银子造了四十间藏书楼。是为江南图书馆。丁家的书一起有十二万册,更加上了武昌范氏木樨香馆及宋教仁遗书,共有十六万册。这是民国十六年的数字。

这一次战事,这里的书不曾运出去(只有一小部分由柳馆长诒征运往江西),经过日本人的没收,运到朝天宫的故宫博物院里存藏。胜利以后清查,居然没有损失多少。其中的宋本都完全保存,元本损失了四十余种,听说是被一位小伪官拿去送礼了,陈群处也发现过一种,钵山图书馆自印的秘籍,现在只剩了三千余册(原有九万本)。所以我想去买一部阮大铖的《咏怀堂集》也没有成功。现在的志书有二三十架,三间大房子,在江南藏志者中可以算是巨擘了。还有一个特点,值得提出来的,这里的主持人倒还颇有一点古风。他们重视传抄的工作,如果你拿了丹铅砚笔,带了普通的本子想去借他们的宋本来对勘或抄录的话,他们是非常高兴的。不像北平图书馆那样重门深锁,将宋本书放在玻璃箱中,只有特种学者如胡适之之流才有看的福气。大家都在喊学问是公器,可是许多人都不肯拿出藏本来给人看,以免抢去了他的教授的金饭碗,这情形,只要一看那些专作冷门学问的教授中的情形,即可明了。因为这些东西,一向不为人所注意。他们搜到了一二稀见册籍,即可雄踞砧坛大加铺陈,据为私产,殊有专利之势。一旦要钱用时,还可以高价售与图书馆,不过这一着大抵是不大用的,因为这等于卖绝了自己的生路,其悲哀犹如李后主之失去南唐,盖可原谅也。

废话少说,因为主人的好意,我也有幸登楼看了一下好书。由两位老先生(他们服务本馆已经数十年了)引导,沿了已经要颓坏的木梯上楼,开了门进去。在这空洞洞的大楼中,放了几排木书架,没有玻璃,听说这些还是几经努力方向朱家骅要来的。一架架都满满的装了书,样子比“泽存书库”拥挤得多了。据说他们原有的书橱,楠木制的旧橱,已经被当柴来烧掉了,现在还剩下一只,放在隔壁。算是纪念品。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