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孤女(长篇小说选载 . 2 )
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
同桂荣把视线从“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上慢慢移向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蓦地,却见一个观摩底座浮雕的人很眼熟。她吃惊地拽着英子,指着那人,“英子,你看他像谁?”
英子举目望去,旋即摇摇头。
老太太放开英子,径自走上前,定睛细看,情不自禁地叫道:“志丹,志丹!”
英子瞪大疑惑的眼睛,急忙赶上去搀着她。
那人看上去三十二三岁,中等个儿偏高,头戴嵌着红五星的红军帽,身穿一套灰色粗布红军军官服。皮肤白净,前额宽阔,眉目清秀,鼻梁挺直,嘴角上挂着微笑。
“志丹,”同桂荣忘情地盯着他,“你是志丹!”
“我是刘志丹。”那人说罢,探询的目光落在同桂荣身上,“你是……”
“我是三秀。”老太太迫不及待地说。
“三秀是我妻桂荣的小名。”那人眼睛一亮,“莫非,你是……”
“对,我是同桂荣,三秀是我的小名。桂荣这个名字是你给取的。”老太太兴奋异常,“你名叫景桂,字叫志丹。”
那人深邃的眼中湿润起来,凝重地望着老太太:“你怎么老了,我都认不出来了!”
旁边不少游人听说那人是刘志丹,纷纷围拢来,向他投去惊异的目光。
“咱们已经六十多年没有见面了。当年,你东征出发时三十三岁,我三十一岁。”同桂荣揩眼抹泪,接着道,“如今我已暮年,你却还是原来的模样!”
一对英俊潇洒、年轻漂亮的新婚夫妇走到刘志丹面前,双双向他鞠了一躬。
新郎说:“我们崇敬刘将军,您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新娘说:“我们结婚不举行婚礼,专程去陕西志丹县您的陵园和山西中阳县您的牺牲地瞻仰……”
“我是专修历史的大学生。”一位温文尔雅戴着金边眼镜的青年走到刘志丹面前,说,“大家知道,您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和战友一道,领导陕甘红军和人民, 历尽千难万险,创建了西北革命根据地。这块根据地是当时全国仅存的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落脚点。您对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您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高度评价。毛泽东主席称您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朱德总司令称您是‘红军模范’;周恩来总理写诗称您‘上下五千年,英雄万 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我们现在生活在远离战火的新中国的和平环境中,非常怀念你们革命老前辈。”
“我是英国记者。”一位金发碧眼的高个子姑娘走近刘志丹,“我从小阅读埃德加.斯诺的名著《西行漫记》。他在这本书里把您描绘成如同英国的英雄罗宾汉 一样,在穷人中间,您成了救星;而在地主和放债者中间,您是上天的神鞭。您这样的英雄不仅在中国受尊敬,在西方也备受推崇。”
刘志丹若有所思:“为了人民不再受苦受难,为了我们的国家强盛起来,我只是尽力而为,做了应该做而能做到的事情。”
英国女记者又说:“我们对中国革命史的某些方面弄不懂,特别是对您的某些做法也不懂。一九三五年秋天,发生在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那场错误‘肃反’,竟然也要 把您整肃掉。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人采取欺骗手段逮捕您,但逮捕您的密令却落到了您的手里,您不但不反抗,反而自己去瓦窑堡,被关入大牢;你为什么不下 令西北红军对付他们?”稍顿,她接着道,“据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著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记述及其他回忆者所述表明,您的部下在探监时也向您提 出,为了解救您和被捕的战友,请您允许,必要时让西北红军动手。但都被您坚决制止了。”那位英国女记者疑惑的目光直射刘志丹,“您是不是像有些人所说,是 对共产党的一种愚忠呢?”
“如果我那样做,红二十六、二十七军就要和红二十五军发生战斗,也就是内讧。这正是围剿红军的国民党军队希望看到的结果,我们只能是两败俱伤,让‘渔 翁’得利。”刘志丹平静地接着道,“所以,我宁可牺牲个人,也不能让我们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当时全国仅存的革命根据地毁于一旦。”
“我明白了,刘将军站的高,看得远。”英国女记者钦佩地说。
已载《中国作家网》
影视剧改编摄制,请与本文作者电子邮箱cjyyl@sina.com联系
本文作者程占功(笔名水之韵、火平利、程为公),退休前多年任郑州黄河报社记者,黄河文化版责任编辑
来源:会员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