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丁,原滋原味的爱
以前东北开春儿挖野菜是因为春天没啥菜吃。漫长的冬日除了土豆、酸菜就是咸菜,于是特别渴望春天来临,渴望婆婆丁的味道,挖点野菜凑个菜。那时候多渴望不管不顾的造一顿肉啊。现在生活好了,大鱼大肉都吃够了却开始嘴馋那些小时候吃过的野菜。婆婆丁原生态,自然生长,天然光照和雨水,掺杂空气的清香味道,只要是吃过一次,其他的就都是将就。
四月中旬,小草和柳树慢慢苏醒,婆婆丁悄然探出头来。嫩绿的、深紫的,沐浴在乍暖还寒的春光里,煞是喜人。此时,便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伙伴们酝酿了一个冬天,终于可以相约去挖婆婆丁了。我们像出笼的小鸟,欢呼雀跃,尽情地释放着天性。
跟着大人屁股后边去挖婆婆丁。拿着个筐,或者拿个手工缝制的布袋,一把刀,就能出发。东北开春儿的时候风特别大,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去挖婆婆丁,一般都在道两边,草甸子上、沟渠旁,挖婆婆丁得有十足的技能,眼要尖、手要快、下刀要深,要不就找不到、还容易挖散了,挖出来不要着急择,要继续去寻找下一个目标,在那些干枯的树叶边上,准保个头大。挖好的婆婆丁回家摘好清洗泡水,婆婆丁和啥最配:东北鸡蛋酱、干豆腐、大碴粥呗,对了还有大葱,没有大葱可不行,半张干豆腐放几个婆婆丁、撅上半截葱、放上点鸡蛋酱,手工一卷,塞进嘴里一大口、嚼几下,扒拉两口大碴粥,没错,那叫一个带劲。
“没有在东北开春儿大风小嚎的野地里挖过婆婆丁的人,不足以谈人生”。经与老乡打探,知道距单位五六公里的卫星村边上有片沙棘果林,在果林下地面上长满了婆婆丁。利用午休时间,同事六七,准备拎兜、小刀、铲子、哼着小曲,叽叽喳喳地驱车奔向目的地,寻宝般地向果林进发。进入果林踩在绵软的、吐着清新气息的土地上,心也随之激动柔软起来。无论内心如何急迫,脚步怎样匆忙,每一步都还是要小心翼翼,生怕踩到嫩嫩的婆婆丁。
这果林的地面上的婆婆丁是真多啊。一片片的,不用去刻意地找,眼见的全是。找了一片地方,立即蹲下身子,挖了起来。将刀头贴近婆婆丁根部斜插入土,顺时针旋转,手腕稍向上用力,一棵带着泥土芳香的婆婆丁就被挖了出来。挖婆婆丁也是很有讲究的,挖深了,根子带得太大,摘洗时费时费力,得不偿失;挖太浅了,一朵完整的婆婆丁就会散花,散落的嫩叶不捡觉得可惜,捡起来到家也会在择选清洗过程中剔除或柔碎。
但是今天我挖婆婆丁特意的深挖,据说,婆婆丁的根摘洗时虽然费力,但是像桔梗一样好吃而且具有促进消化、清热解毒、美容养颜的功效。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各自挖着婆婆丁,突然我拿刀的右手被扎了一下,定眼一看,出血了,仔细察看才知道,原来是掉在地上的沙棘果树枝上的刺在婆婆丁旁边,我在挖婆婆时没注意,下刀时正好碰到,一点小伤阻碍不了我挖婆婆丁的热情。刚要提醒大家注意,这时,新来的小同事也说被扎了一下很疼,但小姑娘很是坚强,一直没有停,还是在继续挖着。于是大家相互提醒,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尽情的开心的努力地挖着,不知不觉间,装满了两个拎兜。
我挖婆婆丁是图省事的,也不择,连泥带草一起装进拎兜里,只为腾出时间多挖一些。待挖得差不多后,就开始欣赏远处泛绿的青山,近处刚烧过荒的黑土地,满脑子的憧憬和希望。直到快要到上班时间了,大家陆续拎着拎兜,走出果林,成就感满满地打道回府。
下午正常工作,把挖完婆婆丁的后续工作,全都集中在下班后。晚上回家把挖来的婆婆丁,摘净清洗浸泡。择婆婆丁是个很枯燥无趣的活,先要把婆婆丁根部周围的泥土用刀刮掉,将枯草叶子摘除,削去根部外层的黄皮,一棵白白嫩嫩的婆婆丁才算择好。待全部择完,要反复清洗,最后泡到盆子中。一会功夫,打蔫儿的婆婆丁,立刻变得鲜活起来。舒展着绿色的叶片,根部洁白肥嫩。涨满水盆。这时的婆婆丁端上餐桌配上鸡蛋酱,便是一道美食。其实婆婆丁的吃法得多,不仅仅蘸酱吃,还可以婆婆丁炒鸡蛋、凉拌婆婆丁等等。而我今天准备的吃法是用婆婆丁包饺子。
来源:微信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