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
每个地域范围内都有自己独有的地方,菜品各自以自己独特的风格代代流传下来,要做出一道地道的菜,食材的选用首当其冲,食材选用不地道,是假货或仿制品,那一定会冤枉了大厨的手艺。这种菜,食之不伦不类,味同嚼蜡,形容也会十分丑陋。当然,这也包括调料、佐料。我的老家有一道地方菜:讓三药。我很喜欢吃,家人朋友聚会,经常会点它。但也有时候就让我很难堪,饭店里选用的长山药,不是我们老家地道的冀村长山药,不绵不沙,吃起来脆脆生生的,那应该是菜山药,那种长山药,清炒和加木耳炒还可以,但绝不可做成讓山药,吃起来一点感觉都找不到。至于那焦作的铁棍山药,细长细长的模样,就更不可以加工成讓山药,可能当做一种中草药更好。现在,超市里卖的调料种类多的数不清,什么生抽、老抽、味极鲜、蒸鱼豉油……这些调料在做一些创新菜或南北融合的菜品时,应该能用的上,也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受一些年轻人的喜爱,但做地道的传统菜式,还是用那些地道的调料为好,比如醋,一定要用纯粮酿造的粮食醋,而且发酵时间好像酿酒一样,一道一道工序进行,不能偷懒,不能偷工减料。比如酱油,我们小时候吃的那种栖油秃子熬出来的就好,味道正又上色。还有就是做菜的火灶,有些菜用煤气和天然气灶是炒不出那个味道的,有时还有串味的危险。我们老家最有名的就是“三八八”席,做一桌地道的“三八八”席,要上全八个碟子,八个盘子,八个碗。荤素冷热相配,有肉吃,有菜品,有汤喝。大有宫廷“满汉全席”的气势。除了那些地道的食材、调料外,做一桌“三八八”席之前的几天,就要垒起几个炉子,这些炉子要由专业的工匠来做,垒不好会突然坍塌下去,对人造成伤害。这种炉子的炉体用砖来砌成,外面用麦秸与黄土和好的泥来裹上,炉膛里有铸铁炉排,高度比家里的灶火稍高一些。砌好后风干几日,方可使用。有细心的人家,为了确保安全,用粗铁丝把炉体四周箍上几道,那就结实多了。为了怕遇到阴雨天气,这些炉子上空都要用帆布搭成一个临时的帐篷,谓之“撑棚搭帐”。有人担心这种炉子不结实,我的看法是:一来它的结构是“八卦”形的,底子宽大,越往上越小,稳定性很好;二来垒炉子的砖本来就是由泥土脱胚烧制而成,累成炉子后,加热再烧,会越烧越结实,有的砖块烧得会像石头一样坚硬。我们把这种炉子叫“霸王炉子”。点燃这种炉子时,先用劈柴和黑炭燃烧,一方面把新炉子烧成一个整体的东西。如新车走合一样的道理。等火旺后再加入焦炭,冒起的火苗是蓝色的,而且没有烟,火力达到一定温度时,几米之内,都烤的停不住人。这种“霸王炉子”点燃后,几日之内就不再熄火,下半夜不使用时,用黑面煤把火盖上,我们称之为“埋火”。只有在这种炉子上做出的“三八八”席,才有传统宴席的地道风格,也只有在这种炉子上烧出的菜,才能体现出正宗的味道。现在,许多饭店推出的焦熘这个,焦熘那个,哪有这种焦炭上烧出的好吃,不是一回事。再说那用的笼,分几尺大笼几尺大笼,根据铁锅的大小来定。笼箍用竹片扎成圆圆的,笼帽用苇席来做,上一个笼屉和下一个笼屉,严齐合缝,锅里的水汽一上来,大笼就越蒸越紧,味道一点也跑不了。掀起大笼时,那菜品的美味,弥漫在整个上空。在这种“霸王炉子”上做菜的,我们称为“上灶的”,也就是大厨的意思。那些剥葱捣蒜的叫“贴厨的”。也就是徒工的意思。坊间,也有称做饭的,为“熰脚面的”,那是个贬义词,不好听。叫“串百家门的”,还勉强能说过去。每个“上灶的”工具都是自带的:自己的刀、自己的炒勺、自己的笊篱,连擦脸的毛巾、围腰也是自带的。如同现在开自己的车,开惯了不手生。他们戏说:用别人的不会用,用自己的听话。每次做完饭菜,那些做学徒的都会把师傅的工具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师傅的围腰包好。这个点,上灶的师傅会在别处喝点小酒,抽颗烟,喝点茶水,等东家开工钱。这道宴席,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许多传习之地,幸事。
许多年来,每到一个城市出差,我都会找一些地方小吃尝尝。如果有熟悉的朋友,他们会径直把我带到那些正宗的地方,没有的话,我也会寻找那些背街小巷里的小吃点,自己找。提起很多城市,我都是靠那些小吃点儿来勾起回忆的。这样的回忆,是渗透到骨子里的,让人一生难忘。准确地说,那是一种文化的记忆,是一座城市的记忆。
来源:邮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