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鸾文学网

青鸾文学网移动端

移动端

青鸾文学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库维网络淘宝店

软件淘宝店

第1章 回眸北大荒 第3节 北大荒的民族风情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富饶美丽的北大荒,也同样聚居着许多民族,勤劳勇敢的达斡尔族人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没有文字。清代,达斡尔族多用满文,辛亥革命以后,普遍使用汉文。

“达斡尔”是民族自称。“达”为“过去”和“原来”之意,“斡尔”为“位置”和“住处”之意。由于音译不同,在一些汉文典籍中,曾有达虎尔、达虎里、达古尔、打虎儿、打虎力、达呼尔、达古里、达乌尔等20多种写法。明末清初,黑龙江中上游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被称为萨哈尔察部或索伦部。解放后,进行民族识别,才确认索伦部为鄂温克族,萨哈尔察部主要是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是祖国东北地区一个古老民族。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达斡尔人是东湖——鲜卑系室韦的后裔。室韦又称“失韦”、 “失围”,有关记载见《魏书·乌洛侯传》和《失韦传》。室韦人广泛的分布于贝加尔湖地区和黑龙江、嫩江流域,其生产方式为农牧渔猎并存。室韦与契丹有着密切关系,《北史·室韦传》说,“在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室韦”。《魏书·室韦传》亦记载,“室韦者,契丹别部也”。室韦和契丹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域的不同称呼。契丹属东胡系,是“东胡部鲜卑”的成员。契丹族是游牧民族,善骑射,曾于公元907年建立辽国,统治中国北部的广大地区,历时219年。“达斡尔”之名最早见于元末清初,据《黑龙江志稿·经政》记载:“达斡尔,一作达呼里,又讹为打虎儿,契丹贵族,辽亡徙黑龙江北境与索伦部杂居于精奇里江”。其语言“索伦语多类满洲,达斡尔语多数蒙古”。可见达斡尔族是在辽灭亡以后,形成以契丹人为主体的新共同体。这在民间传说和文献记载中是一致的。在对达斡尔族作社会历史调查时,达斡尔老人说,女真在宋灭辽时,有一小部分达斡尔人逃走了。他们经西喇木伦,哈喇木伦,越过兴安岭,渡过黑龙江,在精奇里江、鄂嫩河、西勒克尔、格尔沁克等地,过着悠然自在的生活,以游牧渔猎和种植荞麦、燕麦等粮食为主,维持生计。

达斡尔族早年居住在黑龙江中上游以北的广大地区。相传达斡尔族有十八个“哈拉”(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族)。每个“哈拉”包括一个至数个不同名称的“莫昆”,同一个“哈拉”的“莫昆”是一个“哈拉”始祖的后代。每个“莫昆”都有以原始民主选举方式产生的“莫昆达”(氏族长)。“莫昆”内部的重大事件,都由“莫昆”会议讨论处理。明代,达斡尔族内部出现了氏族贵族,至清中叶已进入封建社会。达斡尔族大多以江河名称为姓,如精奇里氏、克音氏、郭贝勒氏、杜拉氏、敖拉氏、墨尔迪氏、鄂嫩氏、倭勒氏等。

1634年,达斡尔族的著名首领巴尔达奇最先向满族贵族进贡貂皮,进而为维护祖国的统一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后来成为清朝皇家的额附。

十七世纪中叶,沙俄侵略者侵入我达斡尔族居住的地方。给达斡尔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不愿做奴隶的达斡尔族奋起反抗,英勇地保卫自己的土地和家园。当时由于清政府忙于平定内地,无暇顾及东北边防,达斡尔族“遂由黑水之北,携老扶幼,渡江越岭,迁至嫩江、讷河、诺敏河、格尼、阿荣、雅鲁河等处村落居住,并无混杂异姓人家。”达斡尔族就是这样被迫忍痛离开了世世代代居住的故乡。

清政府把迁到嫩江流域的达斡尔族编为三个“扎兰”(队),把同达斡尔族一起迁到这一带的鄂温克族编为五个“阿巴”猎区,由理潘院管辖。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在三个扎兰和五个阿巴的基础上,按哈拉、莫昆编为布特哈八旗,又称为“打牲部”。

八旗制度的建立,对于达斡尔族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加强了清王朝对达斡尔族的剥削和压迫,另一方面加速了达斡尔族社会封建化的进程。同时,对于促进各民族发展生产和物质交流,在客观上起了一定的作用,并密切了达斡尔族和汉满等各民族的联系。

达斡尔族居住的村落,大多都散布在美丽的嫩江河套草原上。房屋院落建筑得十分整齐,布局有致。家家筑有黄土矮墙,上面用柳条编成菱形图案的篱笆,显得美丽雅观。

泥结构的房舍,一般都坐北朝南。南面和西面开窗子,南面东侧开门。进门为堂屋,一般做厨房,有的还放有一盘磨。里屋为住室,南、西、北三面有炕相连,墙壁上贴有年画和剪纸。

达斡尔族服装过去多以兽皮为原料进行缝制。清代以后,开始有布料衣服。达斡尔族男装,一般穿棉袍时外面套单袍。年纪大的袍长肥大,显得庄重;年轻的袍子要瘦些,显得精神。长袍为带大襟的,为了便于骑马,前后左右都有开叉。袍子多为蓝色,年长的喜欢深蓝深灰两色,年轻的喜欢颜色浅一些。男子穿长袍必须束腰带,否则参加集会时被认为不讲究礼貌。腰带用皮子或布做成,上面挂上烟具。腰带的系法,习惯是缠绕之后,两端分别掖在后背两侧,成对称的自然下垂。在长袍的外面,还要套上犴皮大背心。背心一般要钉上七个或九个用皮条编成的“纽攀儿”。下衣为皮裤,足蹬用狍皮或犴皮缝制的靴子,达斡尔语称为“奇卡密”。妇女穿长袍,不束腰带,不穿短衣,颜色多为蓝色,并在开襟、袖口、领口、下摆的边上绣以精美的花边图案。花边一般是对称的,既美观又大方,富有达斡尔族特色。年老的妇女穿长袍外套坎肩,有旁开口或前开口的。开口的襟常为折线式的,并且四边领口都镶有花边儿。

达斡尔族男子留胡子有一定的规矩,长辈二人在世时,晚辈人不能过早留胡子,一般要到45岁后才能蓄须。中年以上的妇女要盘发髻,随着年龄的增长,发髻的位置越来越高。

达斡尔族喜食牛奶,家家养有奶牛。牛奶的吃法较多,有的制成奶皮子、奶汁儿和奶油,还有的制成酸奶拌饭吃。

稷子米和荞麦面,是达斡尔族所喜欢的主食。稷子米有两种做法:熟稷子米,是把带皮的稷子放在锅里烀熟,炕干后磨成米,可做干饭稀粥,也可以炒熟,成为炒米。这种熟稷子米颜色红黄。生稷子米,是把稷子炕干后,颜色发白,达斡尔人常常用它做成粘饭,拌上奶油和白糖,香甜可口。荞面可以做饸烙,也可以做削面汤和荞面饼。带牛奶和狍肉的荞面粥,是达斡尔族老人最喜欢吃的食物。另外还有“哈合面”(炒荞面)和 “新特勒”(较粗的荞面),吃时拌上牛奶、黄油、白糖。这种食品是达斡尔人出猎时必备的,因为它可口耐饿。

达斡尔族的房前屋后种着各种蔬菜,有黄瓜、豆角、茄子、辣椒、白菜、萝卜、土豆等,随吃随摘,肉食一般以养猪为主,也吃狩猎的猎物。如狍子、野鸡、野鸭、大雁等。他们喜食大块的煮肉和烤肉。节日宴席和待客的佳肴有“瓦奇”(猪肘子)和“手扒肉”、鲫鱼汤。

过去,达斡尔族的交通工具是勒勒车。这种车轮大,车身小,从十来岁的儿童到五、六十岁的老太太,都会驾驭牛拉车。达斡尔人经常把勒勒车串联起来,一个人能驾驶七八辆,犹如一条游龙在草原上浮动。它驶于草原运输,也驶于穿山越岭,可载七、八百斤重的货物。

达斡尔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旧社会婚姻都由父母包办,同一姓氏的人,即使不是同亲也不能通婚。入赘婚比较普通,男人入赘女方后,所生子女仍属父亲的氏族,同时女婿也没有继承女方财产的权利。

达斡尔族择偶的审美标准是:姑娘圆脸盘儿,大眼睛而且黑亮,体态丰腴而漂亮;小伙子五官端正、高大结实为英俊。

如果父母看中了哪个姑娘做儿媳妇,就要找媒人去说亲。婚事谈成之后,就要举行“恰恩特”大礼了。“恰恩特”大礼,就是要举行订婚仪式。到了商定的日子,小伙子穿戴整齐,赶着大轱辘车,和媒人一起到娘家去。车上装着美酒、猪肉、稷子米和各种各样的彩礼,有的还牵去一匹马。这些东西都要系上红布条。可是,车子一到女方家的大门口,却被女方家的人拦到大门外。有人把大门用横杆拦住,不让进去。这时,媒人赶紧上前说尽好话,才被放进院里。大家赶紧烀肉、烫酒,摆席待客。这一天姑娘要躲起来,不能见未婚夫。

订婚仪式开始后,屋内欢声笑语。姑娘的弟弟们早已做好了准备,当小伙子跪下叩头认亲时,他们蜂拥而上,用力往小伙子的腰带里掖荷包、香草袋。有些调皮的,还要掖石头子儿之类的东西。叩头的小伙子想站起来,小青年们用劲地按着。小伙子这时要运足力气,屏住气,不让往里掖。如果掖不进去,说明小伙子是英雄好汉,在座的长辈们还要赞美几句。这场有趣的闹剧,要到长者们发令解围才罢。之后,女方父亲赐酒,同时还要对女婿夸奖一番。

达斡尔族婚礼,一般在春暖花开时举行。按传统习惯,新郎要迎着初升的太阳去接新娘,预祝新的家庭如旭日东升一样,永远美满幸福。新娘要由女方家套车送到夫家。新娘父母一般都不去,要找三对以上的男女送亲人。男的叫“花大”,女的叫“活多沃”,当然不一定都是夫妻,但都是新娘的亲戚。为首的一对,必须是新娘的长辈。其他都是新娘的平辈,年岁多长于新娘。此外,新娘要有陪伴的姑娘和两个“库吐鲁”(即小于新娘的男孩)。送亲过程中的一切事宜皆由为首的“活多沃”决断。

当送亲的队伍到新郎家的村口时,新郎的家人和乡亲们都出村近接。新郎一方的车老板要接过送亲方车老板的鞭子,把车赶进村去。喜车快到新郎家时,一定要向东方走。新郎家事先请好的几位与“花大”们辈分相同的陪客,把送亲的人们迎进大门。两位姑娘上前搀下红布蒙头的新娘。

这时,院里早放好了一张高桌,桌上摆好一只斗,里面盛满饭豆,用红纸盖上。斗前插香,斗中插三支箭,箭上横绑一只弯弓。斗两侧各放一支红烛,桌前地上铺一块红毡,新郎新娘在桌前拜天地。然后,“花大”和“活多沃”进入新房。在门口,陪客中辈分最高的敬酒,客人们一饮而尽。随后新娘被搀入。进门前一些人把五谷杂粮扔到新娘身上,进门后新郎用马鞭挑下新娘蒙头的红布。新娘进屋后上南炕面窗而坐。“活多沃”们在南炕入席,“花大”门在西炕入席,“库图鲁”坐在北炕。不分方向,炕里为尊。陪客们也陪坐期间。开席后,陪客们极力劝酒,客人们则横挑鼻子竖挑眼,陪客门又连忙解释。“库吐鲁”边吃边喝,边偷筷子、酒盅、碟子。吃完饭。送亲的人要回去了,新娘给“花大”、“活多沃”们叩头,新娘给陪客们叩头。新郎父亲给“花大”们一块肉,几斤酒放在车上。在屋门、大门,各敬一盅酒之后,送亲的人们上车返回。新郎的父母、陪客们送出大门,新郎骑马送出村。“库吐鲁”把偷来的筷子、酒盅、碟子退给新姐夫,新郎则一再给送亲的人们行礼,祝福他们一路顺风。

达斡尔人死后通常举行棺殓土葬。在本家族共同墓地上同一“莫昆”的人死后,按辈分先后,自北向南,一代一代埋下去。殉葬品有死者生前所用的物品,如首饰、烟袋、小锅、勺、碗、筷和刀子等。

达斡尔族人有敬老、互助和好客的家风。老人外出归来,都要远出大门外迎接。进屋后,要帮助老人解衣摘帽、装烟、泡茶,让老人安歇。女儿们外出归来,都要先给老人请安。逢年过节要给老人叩头。长者在公共场合有很高的威望,受到尊重。达斡尔族的叔侄、兄弟、姐妹、妯娌关系融洽,乡亲邻居相处和睦。屯子里不管谁家有什么大事小情,发生的困难,都有人义务相助。客人到家,以烟、酒、奶制品相待。其中以烟为最,因为达斡尔人盛行装烟礼。即使客人叼着烟袋,也要请你拿下来,要装上自己家精心晒制的烟叶,点燃后再送给你。如果是平辈相见,则互相装烟。

春节是达斡尔族的最大节日。腊月二十三那天要祭祖、扫墓。晚上在大门外放烟花,每间屋都点上灯,神位前燃烛烧香,一家老小尽情玩耍,通宵达旦。正月初一,晚辈要向长辈请安、敬烟、叩头。身穿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少,各家相互拜年。妇女们相互赠送礼物,恭贺新春佳节。

达斡尔族每当夏秋季节举行“敖包会”,杀猪宰羊,唱歌跳舞,摔跤,打“贝阔”(即曲棍球),庆祝丰收。姑娘和小伙子们则在这时秘密幽会。姑娘把自己亲手绣的荷包送给亲爱的情人,情人则将荷包藏在怀里,永远为姑娘保密。

农历正月十六这一天,为“黑灰节”。人人往脸上抹黑。据说,谁不往脸上抹黑,这一年就不吉利。大家争相往脸上抹黑,尤其是那些年轻人,手上抹一层厚厚的锅底灰,争着往对方的脸上涂抹,年轻媳妇和姑娘们,也都被抹的黑乎乎的。

达斡尔族主要信仰萨满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喇嘛教。过去,长期的游牧渔猎生活,形成对自然界的崇拜。他们祭“腾格尔”(天),祭“鄂博”(在山顶上用土或石块垒成的圆堆,叫敖包)。每年五月,达斡尔人聚集其前,杀生宰猪,祭祀天地山川众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另外,从事每项生产劳动的人(如猎人、渔夫、伐木者等),都有自己的崇拜对象,按其规矩,每每祭祀,祈求神灵保佑,万事如意。

过去,每个氏族都有一个萨满,叫“雅达干”。他的作用是帮助人们驱除疾病,安宁家宅,解除孕妇难产的危难等等。他是代转神的旨意,解忧排难。当萨满的,男女都有,早期以女人为多。萨满举行宗教仪式时,要穿戴特别的法衣、法帽,以唱歌、跳舞、击鼓的方式向神灵祷告。请“雅达干”跳神治病,必须宰杀猪、羊、鸡等。另外还有“巴格奇”,主要进行求雨、祭鄂博等。

 

达斡尔族在狩猎时,如果发现虎的足印,不能顶着走,要顺着其足迹搜寻,免得被偷袭。对狼不能直呼原名(古恩克),而要叫它“合里和”,以防其害。

在达斡尔族院内,不许打鞭子,否则意味着要把牲畜的魂灵撵走,家中六畜不旺。卖马时,也要留下鬃毛一撮,意味着留下福气,六畜兴旺。家犬不能上房顶,如果一旦上了房顶,预示着这家将有灾难临头。

历史悠久的达斡尔族,在长期生产劳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它记录了达斡尔族的悲壮历史,反映了绚丽多姿的生活,表现了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

达斡尔族虽然没有文字,但民间口头文学十分发达。这些民间故事口碑传诵,经久不衰。如表现达斡尔族抗击“罗刹”,保卫家园,维护祖国统一的《玛瑙石》;表现男女忠贞爱情的《阿日嘎亲和瓜姑娘》;表现达斡尔族聪明才智的《谁是最聪明的人》; 表现达斡尔族勇敢精神的《老虎为啥不下山了》以及风物传说《药泉》等。深受人民喜爱的还有达斡尔族乌钦《少郎和岱夫》。“乌钦”是达斡尔族的一种民间演唱形式。歌词一般都有固定规格,每四句为一段。《少郎和岱夫》以嫩江岸边小屯罕伯岱为主要背景,描写了孟家兄弟少郎和岱夫率领达斡尔族揭竿而起,与封建军阀展开英勇斗争的故事,塑造了达斡尔族的英雄形象。

达斡尔族的音乐舞蹈富有民族特色。能歌善舞的达斡尔族逢年过节,或者喜庆的日子,都要欢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尽情的抒发自己的感情。每当集会的时候,姑娘们把头发梳得溜光,插上鲜艳的花朵,显得光彩照人。少妇们也打扮得鲜艳夺目参加舞会。他们一般四对五对的一起下场翩翩起舞。越舞越欢,此伏彼起,不断地掀起高潮。

达斡尔族民歌,从演唱形式上可分四类:一为扎恩达勒。扎恩达勒是类似山歌体裁的歌曲,通常是在森林采伐、田间劳动、草地放牧、赶车骑马的行进途中,以及妇女采黄花、韭菜花和柳蒿菜时歌唱。这类歌曲的特点是高亢、奔放、婉转、悠扬。典型的扎恩达勒有《心上人》、《四季歌》等。二是“哈库麦”、“呼苏姑”。“哈库麦”也叫“阿罕拜”、“鲁日格勒”,是一种歌舞形式。“呼苏姑”是音译,就是“语言”或“词”的意思。“哈库麦”,和“呼苏姑”联起来,应译做“哈库麦”歌曲。比较典型的有《美露咧》、《吉祥如意》等。“哈库麦”歌舞形式,主要是由妇女表演,偶尔也有男人参加。表演程序分三段,第一段是以歌为主,以舞为辅的“赛歌”段。表演者根据歌曲的节奏,双手上下摆动,左右交替,犹如草原溪水,潺潺流动。两臂高挥起伏时,如似雄鹰盘旋,骄健骠悍,两脚顺时针走圆场。第二段是以舞为主,以歌为辅的“赛舞”段。歌曲短小质朴,节奏明快,曲调简单,舞蹈动作常常根据歌曲内容,做各种劳动生活动作的模拟。第三段叫做“狼图大奇”,就是“拳斗”的意思。这一段只舞不歌,表演者左右手交替挥向对方后脑勺,口里高呼着“阿罕拜”,“阿厚括”,并摹仿布谷鸟鸣叫:“格库、格库”,“罕玛”、“罕玛”等等。跳到最激烈的时候有第三者、第四者加入,把表演推向高潮,结束全舞。三是“乌钦”调,是一种说唱形式。曲调流畅,变化自如,一般都是两个乐句的反复。四是“雅德根”调,既“萨满”调。演唱形式是:“雅德根”领唱,众人唱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歌舞形式。

达斡尔民族的曲体,绝大部分是由两个乐句和四个乐句组成的单乐段。也有多乐句或变化发展了的单乐段。达斡尔族民歌,主要是五声音阶的宫、羽、商、微调为多,角调式很少。节拍形式主要是 2/4、3/4、 4/4,3/8、6/8 等,偶尔也有混合节拍。

达斡尔族的民间工艺有较高的水平。民间美术、刺绣、剪纸等艺术形式世代相传,不同的时代显示出不同的特色。刺绣多用于妇女儿童的装饰品上。如绣花鞋、荷包、背包、腰带、枕头和衣服上的边饰,色泽鲜艳,线条明快。剪纸多用于儿童摇蓝上、天棚、通风口等处的装饰。富有民族特色的达斡尔族民间艺术,表现了达斡尔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情趣。

大小兴安岭连绵逶迤,横亘在东北地区的西北部。这里峡谷纵横,河流密布,土地肥沃,林海莽莽。英雄的鄂伦春族就生活在这块富饶、美丽而又神奇的土地上。他们那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和生活,与这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禽一兽,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片神奇的土地养育了英雄的鄂伦春人,他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新生活。

鄂伦春族主要聚居在塔河县十八站、呼玛县白银纳、黑河市新生、逊克县新鄂、新兴五个鄂伦春族乡和嘉荫县乌拉嘎镇胜利鄂伦春族村。

鄂伦春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现在通用汉语文。

鄂伦春族是黑龙江流域的一个古老民族。早先居住在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广大地区。唐代为落祖室韦、婆莴室韦(钵室韦)和深末怛室韦的居住区。到了元代,这一带的少数民族被称为“林木中的百姓”。明末清初,称为“索伦部”。

“鄂伦春”这一名称,始见于清朝初年文献。康熙年间的“上谕”和“奏折”中,已将其称为“俄罗春”、“俄乐春”、“俄伦春”或“鄂伦春”。宣统三年的《东三省政略》中写道:“鄂伦春实亦索伦之别部,其族皆散处内兴安岭中,以捕猎为业。元时称为林木中百姓,民国初为树中人,又谓为使鹿部”。当时,“世于黑龙江人,不问部族,概称索伦”。因此,鄂伦春族乃是索伦部中的一个民族。十七世纪中叶以后,由于沙俄的侵略劫掠,迫使黑龙江以北,精奇里江两岸的鄂伦春族南移到大小兴安岭地区。

“额伦春”是民族自称。通常有两种解释,一是“山岭上的人”,一是“使用驯鹿的人”。前者为现在鄂伦春人的普通说法,认为鄂伦春是由本民族语“俄伦”(山)和“千”(人)组合而成,意即“住在山上的人”。后者通古斯语称驯鹿为“俄伦”,“鄂伦春”便含有使用驯鹿的人的意思。两种说法似乎矛盾,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在山岭上和使用驯鹿都与鄂伦春有着悠久而密切的关系,其族称含有两种意思也就很自然了。

鄂伦春族的社会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原始氏族社会,直到十七世纪中叶,还停留在家族公社的发展阶段。鄂伦春初迁到大小兴安岭地区时,十余个氏族共存。在东北地区有六个,主要分布在两个区域。呼玛尔河流域(原库玛尔路)一带有马拉依尔(孟姓),包括吴卡尔康(吴姓)和葛瓦依尔(葛姓),包括古拉依尔(关姓),魏拉依尔(魏姓)两个氏族。在逊克、嘉荫(原毕拉尔路)一带,有玛哈依尔(猛姓)、莫拉呼(莫姓)、杜宁肯(杜姓),以及从呼玛尔河迁来的古拉依尔(关姓)等氏族。氏族叫“莫昆”,氏族长叫“莫昆达”。解放前,有些鄂伦春族地区还残存着这种“莫昆”的氏族组织。鄂伦春族的家族公社叫“乌力楞”(通古斯语,意为子孙们)。“乌力楞”是由同一父系的若干代子孙的各个小家庭组成。一个“乌力楞”有五六个、甚至十余个小家庭,这些小家庭被血缘纽带联系在一起。“乌力楞”的家族长叫“塔坦达”,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乌力楞”是鄂伦春族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乌力楞”内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动,收获平均分配。

清代以后,鄂伦春族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频繁,铁器和枪支开始输入,并且使用马做为运输工具,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提高,鄂伦春族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乌力楞”中的小家庭逐渐分离出来,成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家族公社开始解体,鄂伦春族以血缘为纽带的原始社会发展阶段已经结束。但是,家族公社的遗迹并没有消失。“乌力愣”仍然是鄂伦春族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生产组织,不过已由血缘组织发展成为地缘组织。

清康熙年间,宁古塔将军之下设立“布特哈八旗”负责统一管辖分布在黑龙江上游地区的鄂温克、达哈尔、和鄂伦春人,布特哈八旗,按照八旗制度,设置佐领,作为它的基本单位从事生产,对国家承担经济义务为主,同时也作为一种军事后备力量编制和训练居民。光绪八年,1882年,清廷设兴安城总管衙门,专管鄂伦春族。直到清末,鄂伦春族一直属于八旗的组织系统。

军阀统治时期只是废除了八旗组织的内容,机构基本上没有变动。“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将鄂伦春族划归为黑龙江省民政厅蒙旗科管辖。名义上虽然保留了原来的机构,实际上是由日本特务控制。整个日伪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鄂伦春族统治之残酷,剥削之严重,都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长期以来, 鄂伦春族与各族人民一起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他们在维护祖国统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以前鄂伦春族是典型的渔猎经济民族。他们以狩猎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鄂伦春人狩猎,原来并没有严格的季节性。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狩猎生产已形成季节性。如猎鹿,一般春天二月至三月为“鹿胎期”,五月至六月为“鹿茸期”,九月到落雪前为“交鹿尾期”,落雪后为“打皮子期”。按照一定季节出猎叫“红围”,含有吉祥的意思。除鹿之外,其它野兽一年四季都可以猎捕。

鄂伦春族的狩猎方式分集体和个人两种。按季节出猎一般是集体进行。从事狩猎的生产工具,有枪支、马匹和猎犬。早先鄂伦春人是用弓箭进行狩猎的,他们的祖先毛考代汗就是射箭的能手。后来枪支出现了,才在不同的时期使用不同的猎捕工具。鄂伦春人在黑龙江上游居住时饲养驯鹿,搬到下游以后,驯鹿没有苔藓可食,才逐渐被淘汰,改用马匹。

大小兴安岭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到处都是野菜、野果和药材。鄂伦春族的采集生产主要是妇女们的事,她们有时集体出去采集,有时个人单独出去采集。采到的野菜野果用皮口袋或桦皮篓背回来,吃不了的,加工后储存起来。

鄂伦春族捕鱼,一般是叉鱼、钓鱼、网鱼和挡亮子等方法。在河中驾驶桦皮船捕鱼,鄂伦春语称这种船叫“木罗贝”。

1953年,鄂伦春族开始下山定居。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的制定了生产方针。黑河地区以农为主,大兴安岭以林为主,嘉荫县以猎副结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

鄂伦春族的服装,有皮子和布织两种。这些服装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穿布衣是清代以后才出现的。鄂伦春族冬季爱穿用狍皮制作的袍子。这种袍子带大襟,为了美观和坚固,袍子边和袖口镶有薄皮。青年人穿的皮袍多染成黄色。男皮袍鄂语称之为“尼罗苏恩”,为了便于骑马,前后襟均有开衩,腰间扎黑色带子。纽扣早先是用兽骨制成,后来多用铜扣。女旗袍鄂语称其为“阿西舒恩”,比男袍长,大襟覆盖脚面,前后均不开衩,左右两边开衩处和袖口都绣有花纹。全袍成黄色,老妇和幼女的袍子上,只镶边不绣花,也不染色。

 

穿袍子要扎腰带。女腰带多为黄、紫、蓝色,老夫则扎紫色的。裤子也是用狍皮制作的。男皮裤鄂语称其为“额勒开依”,长度只没膝盖,底半截穿套裤,然后再穿上“其哈密”(皮靴),后来发展成长裤。女人穿的皮裤也称其为“额勒开依”,裤腰前边有兜肚,其上有带子,将乳房兜在里边。左右两侧的裤腰向前折,用带系上。女裤的裤腿比男裤稍瘦些,显得美观苗条。

鄂伦春族用狍头皮制作的帽子十分精美,像真狍头一样,鄂语称其为“灭塔哈”。后来四扇耳的毡帽传入,戴的也较普遍。她们把四扇吊上狐狸、猞猁或灰鼠皮,顶端缝上貂尾巴。女帽外边镶花边或条子,顶端有红绿线穗,中间的几根线穗很长,坠到帽子后边。女靴一般是皮底布帮的,鄂语称其为“奥路奇”。

春秋两季,一般穿冬天磨掉毛的皮衣和皮裤。男的爱戴布制的布里雅特式帽子。夏季穿去毛的狍皮衣裤和布置的衣裤。现在基本上四季都穿布制或化纤、毛料衣裤。只有冬季上山打猎时,才穿狍皮大哈。可以看出,鄂伦春族的服装发展变化很大。

游猎时期的鄂伦春族,主食是瘦肉。副食为采集到的野菜和野果,以及捕捞的河鱼。一年到头很少吃粮食。下山定居后,农业生产有了发展,主食基本以粮食为主了。

鄂伦春族食肉的方法很多,有煮肉、烤肉、炖肉等等。这些做法,似乎比较原始,但其风味独特,再佐以调料,放些野菜和野葱,便成为美味佳肴了。鄂伦春人在深山老林中游猎,有时猎得野兽吃不了,便想出一种防腐的好办法,就是晒肉干,鄂语称其为“库呼乐”和“西鲁哈”。库呼乐是把肉切成小块,煮熟后放在帘子上,底下用烟熏。加工后既不腐烂,也不起毛。“西鲁哈”是把生肉切成条,晒成半干后架火熏烤,然后切成小块晒干,鄂语称其为“普尔特”。这两种肉干都可以和野菜放在一起炖着吃。前一种还可以当肉干吃或做肉粥吃。猎手们当捕获到鹿、犴、狍子或熊、野猪时,喜欢趁其未死透时,用刀剖开猎物,生食其肝脏,喝其血。他们认为这样食用对身体滋补更大。

鄂伦春人的肉粥,是用面和肉丁搅和后烧熟的。其味和中原人的杂烩汤差不多,百吃不厌。面食有疙瘩汤、烙饼、面条和饺子等。当你到鄂伦春族的家中做客时,他们会倾其所有的山珍海味,热情款待。如果客人喝醉了,主人会更加高兴。他们的理论是,酒品看人品,如果客人喝醉了,说明客人实在,不虚假,这个朋友交定了。

鄂伦春人在山林里游猎,居住在“仙人柱”里,俗称“撮罗子”。“仙人柱”一般建在山坡稍陡的地方,根据不同的季节,迁移到不同的地方。建造“仙人柱”,要用一丈五尺多长的松木杆或桦木杆,搭成一个圆锥体的支架。“仙人柱”的覆盖物分冬夏两种。冬天是用狍皮和芦苇帘,夏天是用桦树皮。“仙人柱”的门一般都是朝东南或西南开,朝正南或正北的很少。“仙人柱”内部有冬夏两种设备,冬天“仙人柱”里边的“奥路”是用木头做的三面围子,里面铺草,上面铺狍皮褥子。夏天有“塔克达”(床),是用四根一尺多高的木杆做柱,上面搭两根横木,再铺上圆形和半圆形的木杆,木杆上面铺草,草上面再铺桦树皮。在“仙人柱”正中有一个三条腿或四条腿的铁架,上面放口铁锅。从锅底燃烧木柴,烟从“仙人柱”顶端冒出。夏天天气热,往往在“仙人柱”前面再搭一个小“仙人柱”,专供烧饭用。

对着“仙人柱”入口的正面是“玛路”,是男客人或男主人席位。两边的“奥路”是家族成员的席位。“玛路”的右角供“博如坎”神。打一个比方,如一家五口人,老两口、兄弟俩、儿媳。在“仙人柱”里的位置是:老两口住右边的“奥路”上,大儿子和儿媳住在左边的“奥路”上,二儿子住在顺次的“奥路”上。如果这家老两口还有三儿子和女儿时,三儿子可以和二儿子同住“奥路”上,女儿在一进门右边再搭一个“奥路”。如果再增加人口,就得另搭“仙人柱”了。

此外,每家都有一个仓库,鄂语称其为“奥伦”。这种仓库是用四根一丈多高的木桩埋在地下,呈长方形。在上面用木杆、桦树皮、柳条之类的东西,搭成一个半圆形的小棚子,留有一个小门。这种仓库很坚固,它不随“乌力楞”游动而搬迁,而是固定在某个地方,要用十几年。鄂伦春族有不准在家生小孩的习俗,所以孕妇临产前,要在“仙人柱”的东南面搭成一个产房,鄂语称其为“恩克那力纠哈汗哈”。它形同“仙人柱”,但要比“仙人柱”小。

鄂伦春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匹、大轱辘车和桦皮船。桦皮船鄂语称其为“木罗贝”,是用松木作架,桦树皮包裹而成。船形如柳叶,大的能乘坐四五个人。鄂伦春人在夏季可以乘船打猎捕鱼,运送猎物。

1953年定居以后,鄂伦春人结束了“仙人柱”生活的时代,都搬进了“木刻楞”式的房屋。现在住房全部实现了砖瓦化,运输使用汽车、摩托车和拖拉机。鄂伦春族新村充满了欢声笑语,丰衣足食。这是他们的祖辈们做梦都想不到的。

鄂伦春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和同一氏族禁止通婚的原则。一般是男方家请托媒人到女方家求婚,媒人的说和虽然要经历一些曲折,但是如果男女双方家长同意,不管青年男女本人心愿如何,这门亲事就算定了。因此鄂伦春人也有指腹为婚的风俗。求婚成功以后,媒人、男方的母亲或婶母同男子本人带着酒和一口野猪到女方家认亲。男子要给女方家所有长辈叩头。认亲那天,男子要换上漂亮的新装,皮袍上要用黑皮子镶边,坎肩的肩头要系上红布,并在背后和肩头绣上云纹。姑娘则要修饰鬓角、眉毛,把头发梳成两条辫子缠在头顶,身上换一套新装。这番打扮,标志着青年男女已经订婚了。

过彩礼时,小伙子及其媒人和家族中一名近亲一起前往新娘家,由新郎的弟弟牵马,女方家要很远就来迎接。如果新郎新娘家在同一个地方居住,接新娘的人们也要骑马到很远的地方,在那里生起篝火,烤肉,饮酒,等待新娘家人前来迎接。接新娘的队伍,到达新娘家所在的“乌力楞”之前,要赛马进入。进入“乌力楞”之后,只把新郎留在岳父家,其他人到别家去住。

新郎接新娘回家时,新郎也要提前一天出发。新郎回到家后,要带领本氏族的弟弟们走出“乌力楞”很远的地方,去迎接送亲的队伍。当送亲的队伍到达新郎的“乌力楞”时,同样要赛马进去。但新娘和女亲友不参加赛马。新娘进入“乌力楞”时,要将脸用花布蒙上。拜天地时点燃一炷香,面向南跪拜,亲友站在两侧观看。拜完天地,由一男一女将新娘扶起来。接着新娘拜公婆,然后进入“仙人柱”,背朝外坐在左侧的“奥路”上。酒宴开始时,新娘要给婆家的亲属叩头。结婚这天,新郎的帽子上要戴貂尾,并有四条绣花的飘带缝在帽子后边。,手上戴着戒指和手镯,男女均要佩戴猎刀。

鄂伦春人死后一般实行风葬。尸体装入木棺后,找一个风水好的地方,将棺材放在离地二尺多高的树杈上。安葬时要把死者生前的马匹、碗、烟袋锅、荷包等爱物一齐殉葬,杀马时要请萨满跳神,得疾病死去的青年或孕妇往往用火葬。现在多实行土葬。

鄂伦春族重要的节日是春节,也过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但是不那么隆重。春节前,各家都要有一番准备,多猎些野物,买些酒类,及应备的过节用品,还要做新衣服。除夕夜,要到各家去拜年,给本氏族和近亲的长辈们敬酒叩头,祝他们健康长寿。除夕的晚宴非常丰盛,人人都吃得饱饱的。他们认为,只要这样做,一年到头才能不愁饿肚子。除夕一宿不睡觉,尽情的玩乐。这样一年都会精神饱满,百事顺利。初一早晨,先拜各种“博如坎”(神),然后按家族、氏族、近亲的顺序去给长辈们敬酒叩头。长辈们则对晚辈们说些吉利话,勉励他们立志做些大事业。平辈们则互相敬酒请安,恭喜发财。初二、三,一般要举行大型的赛马活动。

敬老的美德,在鄂伦春族中蔚然成风。年轻的猎手每次出猎归来,或离别几天回到家中,都要向长辈叩头。平辈人几天不见,也要相互请安问好。请安的姿势,男子左膝向前右膝向后,向下微屈,两手前伸。女子是两脚并拢向下微屈,两手前伸。鄂伦春族不但与大自然搏斗时相互支援,团结战斗,在平时也和睦相处,相敬如宾。在一个“乌力楞”里很少发生争吵的现象。鄂伦春人见面时,首先要问全家好,然后要问最近“阿呀乌银”(意思是打猎运气如何?)。

鄂伦春人非常好客。如来男客,请在“玛路”席上,女客请在“奥路”席上,问长问短,热情招待。就坐后,客人如是晚辈,要将老人的烟袋接过来给装烟。如客人是老年人,青年人要先给老年人装烟。吃饭的时候,要用筷子蘸点儿食物向上扬一扬,饮酒时用手指蘸上酒向上弹一弹,意在请诸神先尝一尝。这种古老的风俗,在一些鄂伦春老人中,至今还保留着。

鄂伦春人常年在深山老林中游猎,对千姿百态的大自然和各种奇妙的现象,难以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认为是神的造化。因此鄂伦春人供奉很多神,以求精神上的寄托。他们把神统称为“薄如”。神像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木制的,称为“毛木台”;一类是画在布上或纸上的;一类是绣在布或狍皮上的。木刻的神多为祖先神,画像的神多为自然神,刺绣的神是管马神。从中可以看出鄂伦春人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都统称为神灵。他们将崇拜的各种神像都装在一个桦皮盒里,放在“仙人柱”的后面树上。

鄂伦春人信奉原始的萨满教。每个氏族一般只有一个氏族萨满,萨满有男也有女,男的叫“尼罗萨满”,女的叫“哈西萨满”。男女萨满的比例约各占一半。

萨满跳神没有什么祭祀的供品,而是在跳神前点燃香柱。如没有香时,可以采来长在石柱子里的小树枝代替。萨满给人看病,只是跳神,不用药物之类的东西。跳神的衣具大多氏族购置,萨满为人看病也不要任何报酬。在萨满每一、二年祭祀神时,被他治好病的人,可以给他的神供狍子或天鹅,尤以天鹅表示最为虔敬。

鄂伦春人有了病而请不到萨满时,就求神问卜。他们使用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种是把斧子绑在枪筒上,把枪搭在枕头上,用一只手向上举。举枪时,一个神一个神的询问,问对了触犯的神,枪就会轻轻地举起来。

鄂伦春人还有许多禁忌。如对猛兽不能直呼其名,并且猎到熊之后,也要举行一系列仪式,最后把熊骨包好放在树上,敬烟叩头,还要装哭。另外对妇女有很多禁忌,认为妇女的月经和分娩是不洁净的事,会触犯神灵,因此妇女不许到神位旁和“仙人柱”后面。

鄂伦春有句老话,马背左边挂箭筒,马背右边驮歌篓。精骑善射的鄂伦春族,穿林海,跨峡谷,英勇骠悍。他们不但个个是好猎手,而且人人能歌善舞。每当狩猎归来,夜幕降临的时候,他们就燃起篝火载歌载舞,一阵狂欢,一阵豪饮,不醉不归还。

“赞达仁”是鄂伦春族民歌中主要的音乐形式。在鄂伦春语中,赞达仁的词义本身虽然是指山歌小调类型的民歌,但也泛指歌舞曲以外的一切民歌。就其内容而言,它包括悲歌、情歌、儿歌、摇儿歌等。赞达仁有无词和有词的两种形式。无词的节奏较为自由,只用衬词“哪衣呀,哪耶希哪斯耶”等填充曲调。这类歌即兴性强,音调高亢刚健,如∶有词的节奏规整,结构方整对称,有时将这两种赞达仁连起来唱一些叙事性的内容。

在歌舞曲类,鄂伦春人欲舞先歌,逢歌必舞,载歌载舞。这类曲调鄂伦春族称其为“吕日格仁”。人们手拉着手,随着吕日格仁的节奏前后摆动,在原地或沿圆圈踏步。演唱形式以一领众和为多。吕日格仁歌曲衬词多样。有些吕日格仁和赞达仁相似。一般说来吕日格仁情绪活跃,节奏便于舞蹈,结构短小方整,有的只有一个乐句。歌舞进入高潮时常常唱出一些力度较强的、有节奏的呼号衬词。

萨满调兼有歌唱、舞蹈、叙事的特点。它的节奏多变,衬词特殊,音调富于表情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鄂伦春族民歌的古朴风貌。

鄂伦春族民歌多为五声羽、宫调式,其次为徵、商调式。五声音阶中的偏音多作经过音使用。在黑龙江黑河地区的鄂伦春族民歌中有六声音阶出现。鄂伦春族民歌多为单乐段,由两句或四句构成。旋律以连续四、五度大跳音程进行为典型乐汇。节奏有二拍、四拍、三拍等,亦有不规则节奏及混合拍等,但散板极为少见。鄂伦春族民歌的传统唱法中,长音一般平直,无颤音或波音,只在开头和结尾有装饰音。歌曲变体较多,一曲多词现象相当普遍。歌词多采用头韵,音乐和歌词结合自然。

总的说来,鄂伦春民族歌曲带有浓郁的原始狩猎的音调色彩和粗犷豪放的特点。

鄂伦春族善于用舞蹈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劳动的喜悦。舞蹈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是劳动动作的模仿。如“黑熊搏斗舞”、“树鸡舞”和模仿采集动作的舞蹈。“黑熊搏斗舞”,是由三个人跳的舞蹈,摹仿黑熊斗架的动作,两人上身略向前倾,两膝向前屈,两手放在膝盖上,两足同时跳跃不息,两肩和头部左右摇摆,嘴里发出“吼吼”的声音。第三个人也做同样的动作,劝解的姿态出现。另外还有一种仪式性舞蹈,叫“依和那仁”舞。这是氏族部落在传家谱和族谱时跳的一种集体舞。还有种舞蹈叫萨满舞,是宗教性的舞蹈。

鄂伦春族乐器,有“朋努卡”(口琴)和“文吐文”(手鼓)。“朋努卡”是一种形似音叉,中间有一条弦的铁质乐器。凭口腔和手的动作,使弦不断震动,而发出颤音。许多乐曲似摹拟雀鸟的鸣叫声。鹿哨、狍哨既是生产工具,也是早期的一种乐器。

鄂伦春民族的文学丰富多彩。有神话、故事、长诗、说唱、谚语等。神话故事中有表现人类起源,颂扬祖先的传说;有惩恶扬善的故事;有歌颂抗击“罗刹”的英雄;有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忠贞;还有关于兴安岭山水风物的传说。但更多的是反映鄂伦春族的游猎生活,述说着鄂伦春族苦难悲壮的历程。

“摩苏昆”是鄂伦春族的一种长篇说唱文学形式。它兼有诗和讲两种语言形式。它的典型作品是《英雄格帕欠》,描写了英雄格帕欠与妖魔的斗争,与大自然搏斗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顽强、粗犷豪放、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鄂伦春人的英雄形象。

鄂伦春族有精美的桦皮制品,它表现了鄂伦春族的精巧工艺和审美情趣。桦皮制品很多,有桦皮箱、桦皮篓、桦皮桶、桦皮盒……在这些桦皮制品上,要刻上各种图案和花纹。最能体现鄂伦春人雕刻艺术的是桦皮箱,鄂语称为“阿达玛拉”。桦皮箱有长方形、方形和长圆形几种,箱子的四周和盖上都刻有花纹。“阿达玛拉”一般是女人结婚时从娘家带来的,但也有平时自己做的,用它来装贵重服装、腰带、帽子和结婚用品。

 

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里的人们。鄂温克族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满族通古斯语族的北语支,与鄂伦春语是同语支,没有文字。现在,身处北大荒的鄂温克族,通用汉语汉文。

早在公元前2000年,鄂温克的祖先就生活在贝加尔湖的沿岸地区。这与鄂温克族的传说是一致的。传说,他们的故乡是勒拿河,河宽的连啄木鸟都飞不过去。勒拿河一带有个“拉玛”湖(即贝加尔湖),湖的沿岸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林中居住着流动的猎人和渔人的许多部落。他们与鄂温克族的祖先紧密相连。鄂温克族的族源,与北魏时黑龙江上、中游的“宝韦”,唐代在贝加尔湖东北苔原始森林地区使鹿的“躹”部落,有密切关系。后来他们向东发展,其中一支迁到黑龙江中游。元代,把居住在贝加尔湖以东、大兴安岭以北的鄂温克、鄂伦春都称作“林木中百姓”。清代文献称他们为“索伦部”和使鹿的“喀穆尼堪”(即索伦别部)。

1640年,清王朝统一了索伦各部,将其编入八旗。清朝将鄂温克族以氏族为单位编成“佐”,任命了佐领等官职,每年向清王朝纳贡貂皮。十七世纪中叶以后,由于沙俄的侵略,清王朝将鄂温克族迁到甘河、诺敏河、阿伦河、济泌河、雅鲁河、诺莫尔河等流域居住。迁到若莫尔河流域的鄂温克族,在嫩江右岸的土地上落居,史称“嘎布卡村”即索勒格(今临江屯)、义格(今嘎布卡屯)、博肯泌(今榛子街)、胡噜旦梯(今杨树林屯)、白露日(今百路屯)、穆尔根奇(今大间房)、基罗尼嘎(今小间房)等七屯,隶属布特哈打牲部落都博浅扎兰。1957年恢复鄂温克族称。

鄂温克族迁来初期,仍然过着渔猎游牧生活。他们在讷莫尔河和嫩江里捕鱼,在河套的森林中狩猎,并采集可食的草根、木耳、磨菇、野果等山产品。当时的鄂温克人不养羊马,而以驯鹿为家畜。嘎布卡是个富饶美丽的地方,西濒嫩江,江套榆柳丛生,是良好的天然林场;三面平原,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是耕耘放牧的好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满汉民族文化不断传入,使鄂温克族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开荒拓土,耕耘播种,农业生产的比重越来越大,社会生产力越来越发达,进而转入农牧生产为主,兼事渔猎。

鄂温克人的衣食住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初迁来时,以渔猎经济为主,吃的是鱼肉、兽肉和采集的山野菜。穿的是用狍鹿皮缝制的衣服、帽子和鞋子。据《黑龙江外记》记载,衣服“冬天毛朝里,夏天毛朝外。白天穿,晚上盖”。“以狍头为帽,双耳挺然,如人生角。又反披狍服,黄毳蒙茸”。仍然停留在“毛皮裹身”阶段。衣或长袍有大襟,在开衩、袖口和下摆处镶边儿,束腰带。鄂温克人衣袍的特点是,袖头稍长而肥,外套坎肩。腰带上挂有装火石、火镰、火柴用的荷包之类的饰物。女子多戴耳环,称“占布勒”,小型的称“嘎克”。也戴指环,多为银质的,有的嵌有宝石类的东西。女子有束发的习俗,多包头巾,冬季戴圆形便帽,帽两边坠有环形饰物。

住室是圆锥形的“撮罗子”,与鄂伦春族相同。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住室也改变成草房或“马架子”。现在,砖瓦房逐渐增多了。

鄂温克的交通运输工具,早年主要依靠驯鹿驼运,后来使用勒勒车。牧区还有一种四轮马车,也叫勒勒车。其制作主要用黑桦,车轮高达五尺,车体轻便,载重千斤,行走在谷壑、深草之间犹如平地。鄂温克人非常喜欢这种适宜草原运输的工具,称其为“草上飞”。勒勒车的作用远远超过马和驯鹿,给鄂温克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现在,机动车辆给古老的鄂温克族村屯带来勃勃生机,运输耕作逐渐走向机械化。

鄂温克人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在嘎布卡村也残存着氏族社会的“氏族外婚”、“姑舅表亲婚”制。他们在同一氏族内严禁通婚,而姑表兄妹之间通婚不但不受阻挠,反而为人们所赞许。女子出嫁后,若生了女孩,都愿意嫁给娘家,名曰“还骨头”。另外,还通行着“妻姐妹婚”和“夫兄弟婚”的习俗。妻子死后,可以续娶其妹,但不许娶其姐。哥哥死后,弟弟可以娶妻嫂。但弟弟死了,哥哥不准纳其弟媳。一般婚姻仅限在同辈之间进行,也存有隔辈婚配的现象,但必须血缘关系较远,方可通婚。

鄂温克族男女青年之间恋爱比较自由。他们利用参加敖包会或别人婚礼的机会,物色自己的意中人。然后双方互访、谈心。认为合适之后,再请媒人从中撮合。但也有父母包办的,甚至指腹为婚,早婚现象比较普遍。

订婚之后,男方要给女方送彩礼。一般的彩礼是驯鹿、金钱、兽皮和酒等。婚期一般由女方父母决定。结婚前,男方无论距离女方多远,都要在离女方屯子一里远的地方,搭一个临时帐篷,等待新娘子的到来。结婚仪式多在野外江边的沙滩上进行,届时男女双方的父母都到场祝贺。当主婚人宣布典礼开始之后,大家举杯祝贺。接着,参加婚礼的男女老少拉成一个半圆圈儿,围着篝火跳起“努给勒”,或者“阿罕伯”舞。伴着舞曲,领舞者即兴编词,配以“呐嘻呐吆吆”或“德呼兰、道呼兰”的祝词。领者唱一句,舞者附和一句,载歌载舞,纵情欢乐,直至尽兴方归。晚上,新郎要在岳父家里和新娘度过新婚第一夜。第二天清晨,新娘按太阳出没方向绕自家房屋转圈儿。然后,新郎新娘骑马并行。在女方亲友和宾相的簇拥下,驰往夫家。在夫家拜过舍卧刻(氏族神)、托欧宝日坎(火神)和公婆之后,才算完成结婚程序,正式嫁给了男方。

过去,鄂温克族女子地位卑下,常年从事无止境的劳动,连吃饭都不允许与老人和丈夫同席,单独在灶间用餐。她们平时坐的位置、方向乃至姿势,都要受到严格限制。若是生了孩子,要在大门口横放一根木棍,使外人望而止步。小孩的悠车近似满族的摇篮,不同之处是头部较高。夏天在悠车上面覆盖薄布,以防蚊蝇叮咬婴儿;冬季覆盖厚布或皮子,以防寒气袭人。为使覆盖物与婴儿面部有一定的间隙,在悠车上半部位安上半圆形的细杆(玛力兰),使覆盖物隆起。悠车背面(哈皮兰)挂有十几副野鸡腿或鹰爪、雄野猪獠牙等。头部两端各缀上三条五颜六色的串珠。悠车一端拴有一根根很长的罕达犴皮条,另一端绑缚在孩子母亲的手腕儿或脚脖儿上。这样就可以在不影响家务劳动的情况下照看好孩子。

嘎布卡的鄂温克人去世后,立刻把遗体用布盖起来,停灵数日后方可埋葬。他们认为,如果死者是70岁以上的老人,全哈啦(氏族)的人都要出来为其送葬。在他们眼里,70岁以上的老人瞑目后,不是死了,而是升天了。所以他们为其送葬的同时,也祈祷自己能够活到古稀之年。

殉葬品男女有别。男人有烟具、小刀、小锅、碗和新衣服。女人除烟具外,还有首饰、镯子、戒指等。这些殉葬品要全部打破入葬。死者生前用过的东西,猎枪和猎刀留给亲友,其他全部烧掉。遗体用桦树皮包好后土葬。死者亲属在服丧期间(一般为一百天),男人不得理发修面,女人不得穿艳丽服装,均不得参加娱乐活动。死者若是长辈,在死后九年时间里,每隔三年上坟祭扫一次。遗产多由幼子继承。

鄂温克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敖包会、春节等。敖包会是鄂温克民族的盛大节日。祭敖包时,要杀牛宰羊作为祭品,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同时还要举行赛马、拔河、摔跤等娱乐活动。

嘎布卡的鄂温克人有敬老之风。父母在世时,男子不得留蓄胡须。青年人对待长辈不准直呼其名。若在路上相遇时,青年人必须下马给长辈屈膝请安。进餐时,待长者动筷后,晚辈方可食用。

鄂温克人非常好客。对待客人或不相识的过路人,同样以礼相待。吃饭的时候,从不让客人自己盛饭,都是由主人一碗一碗的盛送,直到主人吃饱谢绝为止。待客菜肴以“手扒肉”为贵。

鄂温克人信仰萨满教。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对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现象不能作出科学解释,因而产生出万物有灵的观念。

他们以蛇为最高神,尤其对熊有若干图腾崇拜的因素。打到熊后,要将熊头、骨头和心脏进行风葬,不食熊身上的某些部分。在鄂温克人的生活中,处处都流露出对自然崇拜的现象。如正月初一要敬太阳神,正月十五要敬月亮神。逢年过节也都敬山神。对待火也特别崇拜,吃饭前家长总是向火里投放一些食物,不允许任何人用刀触碰火堆或火盆。

鄂温克人深信自己的祖先是子孙的保护神,而萨满就是祖先神的代言人,他会帮助子孙后代消除一切灾害。萨满有法衣、法帽和神鼓等法器,人间的一切鬼怪、吉凶和疾病的根源,都由萨满去解释。萨满宗教活动主要是给病人跳神驱鬼,祛邪除病。萨满在最初只是尽其社会义务,不收报酬。进入封建社会后,才掠取财物和报酬。

嘎布卡的鄂温克人,从狩猎捕鱼转为农牧为主的时候,生产生活中的讲究就多起来了。他们非常珍重自己的坐骑,牛马成了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男人的马鞍和套马杆子,从来不允许女人用脚踩和从上面跨跃。不准骑着马进入住宅院内。若进房屋必须把马鞍子挂在门的外面,否则拿着鞭子进屋就会被人认为是一种极不礼貌的强盗行为。

当晚霞烧红了西天,鄂温克人结束了一天的劳动。饭后,老人愿意给围在身旁的青年人讲故事。有传说,有神话,有时还编出几条谜语,让青年人猜,十分有趣。鄂温克族的民间口头文学十分丰富,并带有独特的色彩。像《宝马斗魔鬼》、《山林的主人》等,叙述勤劳勇敢的鄂温克人,以自己的胆略和机智战胜邪恶;《狐狸姑娘》既表现了美满的爱情,又带有族源传说的特色。在这些故事中,马、熊、虎、狐狸等动物,都被描绘成鄂温克人的朋友, 帮助人们排忧解难。

鄂温克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歌的曲调悠长而豪放。他们歌颂自己的家乡,歌唱丰富多彩的生活,倾吐自己的衷肠。

每逢节日或举行婚礼的时候,他们都要跳起“努给勒”(即鄂温克民间舞)。鄂温克舞和达斡尔舞蹈的曲调相近,如果说达斡尔舞柔软动人,那么鄂温克舞则刚健有力。现在,嘎布卡的鄂温克人则更多的跳达翰尔族的“罕贝舞”,每逢喜庆之时,男女老幼和着节拍而起舞,表达人们的喜悦之情。

鄂温克族的民间工艺,以皮制品为主。皮靴、皮手套、皮盒子、皮箱子,比比皆是。在这些皮制品的表面,有的刺有云纹图案,有的镶嵌和雕刻各种花草、鸟兽,精美大方。早期桦皮工艺较发达,随着农牧业的发展,逐渐成为历史的遗迹。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全部居住在东北的边陲。主要聚居在同江县街津口,八岔赫哲族乡和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赫哲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赫哲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洲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早年赫哲族以削木、裂革、插草记事。现在,赫哲族通晓汉语,使用汉语文。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赫哲族以居住地区不同而有许多不同的称呼。曾有“那乃”、“那贝”、“那尼傲”等。称呼尽管有所变异,但均为“本地人”的意思。这是本族内部的自称。对外族的自称,勤得利以下和乌苏里江沿岸的赫哲人自称“赫真”;勤得利以上地区,混同江、松花江南岸的赫哲人自称“奇楞”。“赫真”为下方、下游、东方的意思。在清代文献中,赫真又有黑金、赫金等写法,赫哲这一族称即由此而来。“赫哲”的称呼,始见于康熙初年,《清实录》载:“康熙二年癸卯,三月,壬辰(公元1663年5月1日),命四姓库里哈等进贡貂皮,照赫哲以往惯例应在宁古塔收纳。”这一纪录亦见于《皇清职贡图》。

赫哲族,古称“肃慎”。唐代居住在三江流域的黑水靺鞨,与赫哲族有密切的族源关系。赫哲族人,辽代属五国部节度使管辖,金代归胡里改路管辖,元代归水达达路管辖,明代归努尔干都司管辖。清初赫哲族由宁古塔梅勒章京管辖。康熙五十四年(1716年),在松花江、牡丹江汇合处建三姓城(依兰哈拉),并于雍正十年(1733年)设副都统,以管辖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以及库页岛地区。清王朝将赫哲族编入八旗,未能入旗的则依哈拉(氏族)、莫昆(家族)编入村屯。随着历史的发展,哈拉、莫昆只是作为氏族社会的残余而存在,并逐渐被地域的意义取代了。光绪八年(1882年)在噶尔当设协领衙门,下设四个佐,佐领下设“领催”等,极力收买和利用氏族首领,封官赐爵,赫哲族内部的封建等级制度逐渐确立。清末,赫哲族中出现“大户”,通过占有土地来剥削贫苦族人。

日伪时期,是赫哲族苦难最为深重的时期。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赫哲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到解放前夕,赫哲族总人口仅剩下300余人,几乎濒于民族灭绝的悲惨境地。

渔猎生产是赫哲族的主要生产方式。赫哲族根据各种鱼的习性特点和活动规律,在不同季节采取不同方法捕捞。从“谷雨”开江到“小满”一个多月的时间为春季鱼汛期,主要捕捞吃活食的杂鱼。一般用网、钩捕获,也使用鱼叉。这期间,夜间网捕量很大。“小暑”时节,进入暑夏季,渔民一般停止捕鱼,修理网具和船具。从“白露”开始的一个多月时间,是秋季鱼汛期,主要捕捞大马哈鱼和鲟鳇鱼、鲤鱼,及其它各种杂鱼。冬季用大拉网在“冬涡子”里捕鱼。这种捕鱼方式用人多,网具全,形成一整套的下网,出网技术所用的工具,有水线、冰蹿、扭锚、走钩、串梁杆、冰蹦子等。操作时,根据水线杆的长度,凿成等距离的冰眼,将网绳拴在水线杆上,沿着每个冰眼徐徐穿行。将网下到江中以后,统一拉出,即可取鱼。还有一种坐“冬库”的捕鱼方法,就是在冰面上搭一个棚子,在冰上凿成二尺多宽的冰眼,用“三齿挠钩”钓鱼。

东北多山,森林茂密,是赫哲人的天然猎场。捕获的獐狍野鹿,食其肉,用其皮张制衣服。捕获的超百斤重的大鱼、甚至超千斤重的鲟鳇鱼,更是上等的鱼皮服装的好原料,实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因此,史称赫哲“鱼皮部”。

赫哲人的兽皮服装,主要是冬季狩猎、上山砍柴和远行时穿用。冬季狩猎,一般要穿“狍皮大哈”(即狍皮大衣),赫哲语称为“卡什刻”,都是用“成皮”(冬季皮)缝制的。这种皮子绒毛多,皮板厚,既保暖又结实。“大哈”身长过膝,有大襟和偏襟两种。狍皮除做服装外,还可做被子、褥子、手套、皮袜子等。用狍头皮做成帽子,十分别致,赫哲语称为“阔日布恩出”。赫哲人用鹿腿皮和狍腿皮缝制的高腰靴子,用鱼皮、野猪皮、熊皮缝制的靰鞡,赫哲语称为“温塔”,这种鞋既轻便又保暖。

鱼皮服装,赫哲语称为“乌提扣”。主要用大胖头、大干条、大草根、大鲤鱼的皮,将其晾干去鳞,熟得和皮布一样绵软后,再裁剪缝制。鱼皮衣服都是长衣,主要是妇女穿用。赫哲人早年穿的鱼皮靰鞡,是用怀头、哲罗、细鳞、狗鱼等鱼皮缝制的。穿时絮上靰鞡草,轻便不透霜。用木锤捶软的生鳇鱼皮缝制的靰鞡,主要是在夏季撒网时穿用。

赫哲族的男女服装都用野生植物漂染,或者把衣襟、袖口、托领、下摆染成云纹图案,或者镶嵌上云纹图案作为装饰。妇女的服装,还要用彩色的绦子镶边,还把贝壳和小玻璃球缝在衣服的下摆,显得美观精致。后来棉布传入,赫哲人皮、布兼用。

如果你有机会去赫哲渔乡做客,一定会尝到鲜美的“杀生鱼”,赫哲语称为“塔拉卡”,这是赫哲人待客的佳肴。做法是先把鱼肉中的血放掉,再把鱼刺剔出,切成细丝,加上醋、盐、辣椒和野生的葱即成。现在加的佐料多了,如粉丝、绿豆芽、土豆丝、菠菜、生姜、蒜、辣椒油和味精等。当你举杯畅饮、品尝“塔拉卡”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味道,妙不可言。

赫哲人对于鱼、兽肉的吃法多种多样,如炒鱼毛(称塔斯恨)、烤鱼片(称稍鲁)、大马哈鱼干(称达乌敖日古楚)、油炸锽鱼块(称衣斯额母斯额)。冬季的冻鱼片(称苏拉卡)、鱼籽干(称查发)。还把鹿肉、狍肉切成条、块,晒干,储藏起来,以备长年食用。

春秋两季是赫哲人采集野菜和野果的季节。野菜种类很多,其中主要是“柳蒿芽”(称额恩毕)。野果主要是“稠李子”,这种野果生长在江心岛的树上,熟后变成黑色,采回拌鱼松或和米一起煮着吃。另一种吃法,就是将其捣碎,制成圆饼,晒干后放在鱼松坛里,长期浸泡。食用时取出,香甜可口。

赫哲人的住房,主要是根据鱼猎生产的特点,随着场地的变化而建筑各种形式的房屋。

夏季在鱼滩打鱼,一般住“撮罗昂库”。这种房子是用多根一丈多长,二寸多粗的木杆子搭起上尖下粗的圆锥形架子,绑上横条,从底部往上一圈儿一圈儿地苫上草。门在南面,东西北三面就地铺草住人,中间空地做饭和生火驱蚊虻用。老年人坐在里边的正面,晚辈人住在两侧。更简便的就是“阔恩布如昂库”,这种房子是把细长的柳条子弯成半圆形,两头插地,绑上几道横条,从底部往上一圈儿一圈儿地苫上草,一般只能住一、二个人。以上两种草房均不能过冬,只在夏季捕鱼时住,用后弃之。

冬季多住“马架子”和“地窖子”。里面搭上炕,安好锅灶,便成为常用的固定住房。这种房,门开在南面山墙上,里面没有间壁。现在多住砖瓦结构和草泥结构的正房,座北朝南,南面中间开门,东西两间,南北玻璃窗。八岔赫哲族已建起整齐的楼房。

还有“温特合”之类的简易房,是冬季狩猎时搭的圆锥形木架,培上半截土或雪,体息时以避风寒,猎毕弃之。

赫哲族,古有猎犬部之称。他们的交通工具主要是狗橇和船。早年,每到冬季,大雪封山的时候,狗橇是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一个狗橇可以套 2——9条狗,每天可行 200多华里,最适于送信和远行。赫哲族称狗橇为“拖日契”,它是用二尺多粗的硬杂木做成的。长9尺,宽2尺多,高1尺半左右,两端向上翘。这种狗橇轻便灵活,最适于雪中行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赫哲人逐渐以马代替了雪橇,俗称“爬犁”。这种爬犁要比狗橇大得多,可以运粮荷载重物。

船是赫哲人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工具,也是交通工具。独木舟是赫哲人使用的最古老的船,赫哲语称为“敖拉沁”,它只能乘一个人,专门用于叉鱼。这种船早已不见了,随之而来的是桦皮船,赫哲语称为“乌末日沉”,这种船体轻,一个人能扛起。如果需要改换河流,可以轻松扛起,放到另一条河里去划行,非常方便。还有一种大型载重桦皮船,赫哲语称为“吉拉”,它是用松木做船架,桦树皮做船面。远程航行时可用15人划桨,船体轻速度快。现在这种船和狗橇都已成为历史的痕迹,赫哲人已经使用机器船和汽车、拖拉机了。

赫哲族是一夫一妻制,也有一夫多妻的,但数极少数。早年,青年男女没有恋爱自由,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终身。婚姻仪式也比较简单,聘娶时,男携酒壶入女家先饮,后议聘礼的银两数目,上者以绸缎羔皮代之,次者以布代之。女方父母具允,即同宿一夕,再约妻送女,不近亲。时有同妆妇女三四人陪送,俱乘船至门前,步行入户,女即执酒敬客。客以布为礼,亦敬翁姑兄嫂,陪嫁用筐莒木杓。

近百年来,随着文化的发展,赫哲人的婚姻仪式也比较丰富和复杂起来。赫哲人成亲没有什么门当户对的观念,也不以貌取人。选亲的标准是,勤劳勇敢、作风正派、渔猎兼通。一般的说,男女双方父母关系的好坏,是亲事成否的关键。多数早婚,姑娘在14——17 岁之间出嫁,小伙子比姑娘大几岁。

定亲之后,即过小礼。这一天,媒人、未婚夫和父母带着酒肉、礼物到姑娘家去,商定过大礼的有关事宜。在酒席上双方商定好过大礼的日期、彩礼数目,并交换男女订婚的媒贴。这时未婚夫要跪在桌前向长辈们叩拜,敬酒,直到岳父说声“起来”为止。男方回家时,女方也要给带回一些礼物。过大礼是兑现过小礼时定下的事宜,并商定娶亲的日期和举行婚礼的程序。

结婚那天,新郎身着长袍,披红挂绿,由男宾客相陪;娶亲婆要选一儿女满堂,父母双全,家庭和睦,勤俭持家的人,带着男女儿童各一人和众多的亲友前往女家。娶亲时,冬季一般要用扎有彩棚的狗橇,后来用马爬犁,夏季则用彩船。不管是在雪原上,还是在江面上,排成浩浩长队,欢天喜地,热闹异常。

到女家后,女方要宴请迎亲的人。新郎要向岳父母大人叩头。新娘浓妆艳抹,头戴花冠。原本梳单辫的要改成梳双辫,挽抓髻在脑后,身穿红衣裤,足蹬绣花鞋,头盖红头布,由娘家哥哥抱上船或雪橇,后来用马爬犁。女方的母亲,兄弟姐妹和亲友们带着陪嫁物品,送亲到男家。临行前,新娘要掉眼泪,以表惜别之情。

婚礼开始,先拜天地,后拜祖宗和灶神,新人互拜。然后由亲友中德高望众的老人,手执用红布条扎三道的一束芦苇,向新娘训话:媳妇要孝顺父母,尊敬丈夫,爱护弟妹,待人和气,勤俭持家;家中的事情不能外传,一心一意过日子。老人训毕,则向祖先祷告:新媳妇娶来了,已经不是外姓人了。先辈要严加管教,保佑全家过好日子。新人要洗耳恭听,认真照办。新娘子入洞房后,要面壁而坐,俗称“坐福”。等送亲的人走后,新娘方可下炕。吃饭时新郎和新娘要共同吃猪头和猪尾。男吃头,女吃尾,表示丈夫领头,妻子相随,有头有尾,白头偕老。

新婚之夜,大闹洞房,夜半即散。洞房的灯一宿长明,不能熄灭。一为长寿,二为太平。翌日,新娘子早起,先用娘家陪送的斧子劈好柴禾,再挑水做饭。等公婆起床,先拜公婆和长辈老人。点烟倒水后,婆母交待锅灶的情况,让新媳妇熟悉家务。

在赫哲族,有换亲续亲的习俗。寡妇可以改嫁,但是一般不准离婚,离婚的女人在社会上受歧视。

赫哲人死后一般用土葬。早年用桦树皮裹之,后来用原木垒棺,最后发展到用木板制棺材埋葬。随葬物都是死者生前常用和喜爱的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品。晚辈人要穿白色孝衣,腰扎白布带。入葬后脱下孝服,待上坟、祭祀时再穿用,撂完“档子”即脱去。所谓撂“档子”,既送魂。撂“档子”比较复杂,还要请萨满跳三天神。寡妇要等给死去的丈夫撂完档子,才能改嫁。

春节,是赫哲族的盛大节日,关于春节的传说也很多。其中一说是为纪念战死的先人,除夕夜要“烧包袱”,即用金箔叠成元宝形的锞子,与打印有铜钱痕迹的黄表纸,共同放进糊成口袋形的“搭子”中,在撒些饭汤,烧之,以表示对死者即送钱又送饭。这一传说,反映了赫哲人与女真人的渊源关系。除夕夜还要供奉祖宗,灶神、火神。正月里,晚辈要给长辈叩头拜年,老人们相互祝贺,拉家常,中年人听《伊玛堪》,青年男女们则自娱自乐:有唱歌的,有吹口琴的,还有猜谜语的,捉迷藏的。

赫哲族的族规和家规都很严,任何人不得违犯。它既维系着“哈拉莫昆”的存在,又保持着家长的尊严。早年,儿媳不能与公婆同桌吃饭。吃饭时,儿媳要待立门旁等候盛饭。老人晚间没有睡下,晚辈人不能先睡。弟媳不能与夫兄讲话,若有事商量,可找嫂子或别人代为传达。长幼相见,晚辈要对长辈行跪拜礼,长辈吻小辈面额。晚辈远行归来,要向父母兄嫂依次问安。

赫哲族信仰萨满教。他们相信万物有灵,认为天地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都由神来主宰。因此崇拜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祖先。赫哲族的宗教信仰,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

萨满教的功能,赫哲族认为可以治病、送魂、驱瘟神、求神保佑等,因此,遇事便请萨满跳神,以解心中之忧。赫哲萨满也有品级,依据神帽上的骨和铁角,可分为三叉、四叉、五叉、七叉、十二叉和十五叉等多种。赫哲人没有职业萨满,谁请萨满跳神,便供一顿酒饭。

每年的春秋两季,萨满还要坐船到沿江的各屯去跳“鹿神”。所谓跳“鹿神”,就是求神驱鬼消灾赐福,保护全村人丁兴旺,渔猎丰收。每当跳“鹿神”的时候,全村的男女老幼倾巢出动,年轻力壮者手执鸠神杆、神刀、鹰神、神偶等器具,击鼓摆腰铃助威,场面宏大隆重。

占卜,也是赫哲人预测吉凶祸福的一种方法。他们用这种方法预测出航出猎是否顺利,丢失的东西是否能找回来,外出的亲人是否如期而归等等。

占卜的方法,有骨卜、筷卜、香卜、槌卜、碗盅卜等等。其中以骨卜筷卜为多。骨卜是用狍、鹿、猪的肩胛骨,放在火炭上烤,及其裂纹,辨认吉凶。筷卜是用三只筷子并立在盛水的碗中,口中念祷词,如果筷子立住了,那么是吉;如果没有立住,就是凶。其它的卜法也相似。赫哲人在渔猎生产中,为了能获得丰收,有个好运气,也立了一些“规矩”。如不许孕妇和经期妇女到渔场去,更不能上船,怕败了兴,捕不到鱼。参加捕鱼的人,家中有人去世了,到渔场后,要从网滩上的篝火中跨过去,说是“熏霉气,烧晦气”。上山打猎,下江捕鱼。都不准说怪话和谎话,怕触犯了神灵。在山中休息时,谁也不准坐树桩子,因为那是“山神爷”坐的。现在,这些禁忌大多已没有了。

赫哲人在漫长的鱼猎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赫哲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艺术宝库。

“依玛堪”是赫哲族流传最广、时间最长的古老民间说唱文学。赫哲族没有文字,“依玛堪”完全靠口口相传,所以,不是人人都能说唱的。“依玛堪”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说唱时不需要乐器伴奏。它合辙押韵,说唱曲调可因人而异,老翁调苍劲粗犷,青年调雄壮激昂,少女调轻柔婉转。说一段,唱一段,生动活泼地表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依玛堪”长的要说唱好多天,短的要说唱几天。其内容大部分是歌颂英雄复仇的故事和家乡的富饶美丽。表现赫哲人在渔猎生产中的高超技能,叙述部落间的战争和兴衰,反映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描绘萨满求神等等。这些故事多以大团圆结局。

还有一种“说胡力”,可称为民间儿童文学。它是寓言、童话、神话、传说的统称。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短小精悍。一般是老年人向儿童讲述的故事。很有启发教育意义。

赫哲族民间音乐,曲调悠扬、奔放,富有民族特色。“嫁令阔”是赫哲音乐特有曲调形式的典型代表。它的曲调结构,多是两个对称的乐段,即由互助对称的乐句组成。曲调的音程进行,纯系五声音阶组成节拍,有2/4、3/4、4/4、5/4、8/6 等。赫哲人常常用这个曲调形式,即兴填词,歌颂美丽的大自然。描绘渔猎生活,表达淳朴的爱情,抒发独特的情感。

赫哲族的民间乐器,有萨满用的椭圆形鼓和口弦琴。口弦琴,赫哲语称为“孔康吉”。它是用铁丝折成外壳,中间嵌上细长的钢片,含在口唇间,发出悲哀凄切之音。现在能演奏这种乐器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

赫哲族的民间工艺品非常有特色。图案艺术美观大方,十分讲究对称。在衣服的前襟、后背、袖口、下摆,以及帽耳、裤腿、围裙、鞋面、荷包上都绣有云纹、花草、蝴蝶、蜜蜂等图案。用各种颜色的花布,拼凑成对称的几何花纹,做成褥面、坐垫或儿童的衣服,既美观又耐用。

赫哲族的桦皮工艺十分发达,他们用天然本色的桦树皮,制成箱子和各式各样的盒子,在上面雕刻云纹、花草、鸟兽、山水等各种图案,精美自然。桦皮工艺集中地反映了赫哲人的审美意识。

 

翻开历史典籍,考察出土文物,可以看到,从肃慎到满洲,每一个新共同体的形成和崛起,都离不开白山黑水的关东大地。这是一块孕育满族发展成熟的故土。

满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关于她的族源,有一段美丽的传说。1635年,皇太极在黑龙江的征战中,俘获一个叫穆克什克的人,他讲述了一个神话:他的祖先生活在布库里山的布尔和里池。古来传说,布尔和里池有三个仙女。一个叫恩古伦,一个叫正古伦,一个叫佛古伦。一天,三个仙女在布尔和里池沐浴,最小的天女获得神鹤送来的果实,含在嘴中时,竟受了孕,生下布库里雍顺。那个布尔和里池距离黑龙江只有二、三百里。

这个神话,说明满族发展与古老的黑龙江流域有着不能割舍的渊源,布库里雍顺就是满族人的始祖。

满族的名称,是在十七世纪出现的。满族的先人于商周时为肃慎,汉时为挹娄,南北朝时为勿吉,唐朝时为靺鞨,辽、宋、金、元、明时为女真。女真是满族人的血缘祖先。

早在帝舜时代,肃慎族作为祖国东北的著名氏族,就于中原地区的部族发生了朝贡关系,曾派信使跋山涉水到中原王朝献“楼矢石砮”。

公元七世纪末和八世纪初,以靺鞨人为主体,创建了渤海国。建都镜泊湖畔,史称上京龙泉府。渤海国是满族先人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的地方政权。唐先天两年(713年),渤海王大柞荣被唐朝封为渤海郡王,兼忽汗州都督。渤海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均取唐制,并派遣诸生去唐学习,使之文化大批传入渤海。这个塞北小都现存的渤海遗址,可以看出当年兴旺发达的景象。

辽天赞五年(926年),渤海国被契丹所灭。这时,黑龙江流域的黑水靺鞨,逐渐向南伸展,取代渤海而兴起。辽契丹人称黑水靺鞨为女真。从此,女真这一称呼代替了靺鞨。

宋政和五年(1115年),统一了女真各部的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击败辽兵,在阿什河畔,“御塞”称帝,创建金政权。这是满族先人建立的第二个地方政权。金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年),金由上京会宁府,(今阿城县南之白城)迁都燕京(北京)。

宋理宗瑞平元年(1234年)蒙古灭金。这时居住在三江流域的女真人,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他们“无市井城廓,逐水草为居,以射猎为业”。仍然保持着女真人固有的语言和风格。正是黑龙江这部分女真人,经过几百年的生息、繁衍和发展,形成满族的基础。

公元十六世纪末,女真人的卓越首领努尔哈赤,把原来的牛录制,逐步改变扩充成为八旗制,统一了女真各部。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交往的需要,他命额尔德韦德尼和噶盖,创制满文。

1616年,努尔哈赤在哈图阿拉城称汗,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1626年,努尔哈赤阵亡,其第八世皇太极继汗位。1635年10月13日,皇太极正式谕告天下,“至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我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废除女真旧称,定族名为满洲。今简称满族。

旗袍是满族的传统服饰,它不仅为满族人所喜爱,也为其他民族所欢迎,成为流行服装之一。旗袍,满语称“衣介”。古时泛指八旗男女穿的袍子。今天的旗袍就是从清代古老的旗装演变而来的。

箭袖袍是女真时出现的。“其衣色多白,窄袖、盘领、缝腋,其长中鼾(小腿),取便于骑也。”这是男士服装。女式则“服襜裙(围裙),多以黑紫。上身穿团衫,直领、左衽、掖缝。”清代满族沿袭其制。清初衣袍式样的特点是:无领、箭袖、左衽、四开衩、束腰。箭袖,是指窄袖口,上加一块圆形袖头,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马蹄袖平时挽起,出猎作战时则放下,覆盖手臂,冬季可御寒。四开衩,是指袍下摆前后左右开衩至膝。左衽和束带,紧身保暖。腰带一束,行猎时,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到了三十年代,旗袍改成宽襟大袖直统式长袍。女性旗袍下摆及鼾(小腿),并秀花卉纹饰。男性长袍下摆及踝,无纹饰。上个世纪初,男性旗袍多为老年人和乡下人所用,城里少见。女性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统变紧袖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长及踝。随着岁月的流失,逐渐形成今日的旗袍样式。现在,仍然可以看到身穿旗袍的老翁和老姬。

满族穿旗袍还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在旗袍外边套褂子,俗称“马褂”。马褂分长袖和短袖两种,长袖马褂,一般是窄袖对襟。短袖马褂分大襟马褂、对襟马褂、琵琶襟马褂等,褂短及脐,袖长一般至肘处,便于骑马射箭。

此外,满族的服装还有坎肩和套裤。套裤满语称“渥季阿布力”,只有裤筒,无裤裆,上下两端均有带子。穿时上端结腰,下端裹腿,有夹有绵、皮毛的,轻便暖和。这是满族出征和打围的特有行装,现在已不多见了,但坎肩依旧盛行不衰。

满族的头饰有独特的民族风度。男子已不再“雉发垂辫”,而理当代的流行发式。但女子仍有梳两把头的,即将两边头发都捋到顶心,然后从中央分开,头两边各绾一个髻,脑后头发还绾起,呈燕尾形。这样的头饰,再穿上高领旗袍,看去挺拔潇洒。年纪较大的满族妇女,将头发归总,在头顶绾成一大团发髻,用银簪别上。外带上一顶黑色绒椴制成的平顶帽,更显得素雅端庄。

最富有满族特色的是满族妇女穿的“寸子鞋”,今天只能在舞台和银幕上见到。但是男人穿的靰鞡鞋在深山里还能见到。靰鞡鞋多为牛皮和鹿皮缝制,联帮而成。前尖圆,鞋脸上缝有极密的褶。冬季穿时,内填靰鞡草,轻便保暖,经久耐冻,是上山打围的猎手和赶车把式的爱物。

长期的渔猎生活,遥远的征战和广漠的沃野劳作,使满族人养成独特的饮食习惯。其中食品种类多样,风味独特,具有酸、粘、酥、凉等特点。北大荒的气候特点,适宜种植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粟、糜子等作物。这些作物除小麦外,都有粘性的品种。如粘玉米、粘高粱、红粘谷、糜子等。满族妇女把这些粘作物做成米饭,更多的是制成面粉,做各种各样的粘饽饽。饽饽是满族人对馒头、包子、饼子的统称。如用黄豆做成豆面卷子,糜子面加芸豆馅儿做成黄面团子、切糕、炸糕、馓糕、苏子饽饽、椴叶饽饽等。其它的面食有饺子和烧麦等。

每到冬季、清明前后,满族人开始做“酸茶”。这是一种用小米面和玉米面做成的。做法是,用水把小米或玉米碴子泡上,然后磨成水面。再把小米面或玉米面用水搅匀,再把这种水面放在大瓦盆里发酵,待到有酸味时倒进锅里,煮开,凉后食用。有的还要往里放些豆面,味道更独特,酸甜爽口,是满族人自创自酿的“美酒饮料”,老少皆宜,不用怕饮后醉倒的。

夏季,满族人喜欢吃“水饭”。苞米碴子加芸豆煮熟后,倒进凉水里,再用笊篱捞出,重新泡在凉水里。用时把水倒出即可食用。这种“水饭”,配上满族的盘酱和各种青菜,如小葱、生菜、香菜、桐蒿菜、菠菜,以及婆婆丁、莴苣菜、小根蒜、柳蒿芽等野菜,是民族味道极浓的农家饭菜。满族人之所以喜欢“水饭”,因其既可消暑,又特别适宜农村往地里送饭,免得酷暑变馊。夏初时节,在北大荒的田野上,常常可以看到头戴草帽,手提瓦罐柳条筐的孩子和老人给田间劳作的人送饭送水。这是一幅别致的满族风景画。

满族的糕点颇有民族特色,也为其他民族所喜爱。如用豆面制作的香甜爽口的“驴打滚”,有名的“萨其玛”等,均系满族的传统风味食品,今日已成为市场柜台上的佳品。

火锅是满族传统饮食风味。自清代以来,经久不衰。火锅通常以羊肉为原料,故俗称“涮羊肉”。满族火锅用料讲究,风味独特。先以调好的鸡汤入锅,再用酸菜、蘑菇、粉丝、虾仁、冰蟹、白肉(肥猪肉)配之。待汤煮开后,放羊肉,配佐料以食之。如果条件优越,还可以加狍子肉、鹿肉、野鸡肉、飞龙肉入锅。有诗赞曰:“比邻春酒喜相过,薄肉酸菜火一锅。海菌千茎龙王爪,何家风味比人多”。又是一幅妙不可言的满族风情画。

火锅的吃法古俗遗风,满足过去没有炒菜的习惯。狩猎捕来的野猪、狍子、鹿等野味,扒完皮,将肉卸成数个大块,再放入大铁锅里炖,或用薄火烤熏,肉熟后各操小刀,将肉割成小片,蘸着盐酱辣椒之类的佐料食之,也实在是难得的美味。

北大荒的一年四季,有半年的时间是寒冷的季节,很难吃到新鲜蔬菜。满族在长期的生活中摸索出一套储存蔬菜的方法。除了窖藏外,就是腌酸菜。秋天把白菜、卷心菜放入缸中,加水和少量的盐,发酵后即可食用。酸菜储存的时间较长,如果保存好,温度适宜,可以吃半年左右。酸菜的吃法较多,除了提到的火锅外,可以炒炖、凉拌等,还可以包饺子。用酸菜炖猪肉,炒猪肉,味道醇香,肥而不腻。汆酸菜粉,加白肉、羊肉,汤鲜肉嫩,清淡可口。白肉、血肠、酸菜,更是满族人喜食的菜肴。

满族住宅的格局比较别致。一般是三间正房,坐北朝南。有在南面东端开门的,有在南面中间开门的,现在后者为多。正房前,有东西厢房,外套围墙,门楼在南面,进门有影墙,院中立一根索罗杆子。这种院落,俗称“四合院”。如今北大荒农村大多建有新式房屋,建三间正房的还有,但格局已属新式样了。

满族住宅以西为尊。卧室布局,南、西、北三面是火炕。南、北为大炕,西为窄炕,三炕相连,烟道在西墙下边通外。烟筒根底有窝风巢,已挡逆风。炕面铺高粱杆炕席或苇席,现在多用纸糊炕,再刷油漆。这种火炕温暖,睡觉舒适,舒筋解乏。用这种火炕原理,演变成地炕、火墙取暖。这种地炕火墙还仅适宜家庭,而且是以乡村的饭馆、旅店等大型场所居多,俗称“农家乐”。

卧室以南炕为尊。长者住南炕,小辈睡北炕,男女同室同炕,但南北炕前都挂有幔帐。西炕摆有香案,西墙上供有祖宗牌子、祖宗匣、祖宗画、谱书。满族崇尚“西”,所以西炕特别珍贵,一般不许别人坐西炕,特别是年轻人。但是本族的长者,特别尊贵的客人,或新姑爷,则必须邀请到西炕坐,以示尊重。这是满族人祖先崇拜的一种方式,现在大多已不存在了,但崇尚“西”的传统犹存。

满族房屋一般南面开窗,上下两扇大窗户,都向外开闭。窗棂结构花样繁多,图案优美,雕刻精巧,形态逼真,窗户外多糊窗纸。现在窗子多有改变,成为左右对开,窗户上都换上玻璃。逢年过节,女人们用各种彩纸剪成各式各样的窗花,贴在玻璃上,情趣盎然。

俗话说,“在旗人规矩多”。满族人确实崇尚礼节,敬老之俗尤为突出。过去,满族对老人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违者视为不孝。请安礼俗,有问安、打千儿、半蹲礼、扶鬓礼、抱见礼、顶头礼等,真可调礼仪繁杂,礼法尊严。

打千儿,俗称“埃拉搭拉米”。既先掸箭袖,袖头伏下,左膝前屈,右膝后弯,头与上身稍向前俯倾,左手贴身,右手下垂,介乎作揖与下跪之间的动作。问安为请小安,打千儿则为请大安。满族新年请安则嗑头。

妇女请安与男子不同,双腿平行站立,两手扶膝一弓腰,膝略屈如半蹲状,俗称“半蹲礼”。这种礼节,与男子打千儿是相同的礼节。平时相见,妇女以右手扶起额,点头为拜,俗称“扶鬓礼”。手指从眉上额头至鬓角,连扶三下,随后点头目礼。满族妇女相见,兴手拉手之礼,俗称“拉拉礼”。妇女的这些礼法,在乡下还保存着。

满族最古老而隆重的礼节,谓之抱腰接面大礼。一般是至亲之间相见,彼此相抱贴面,俗称“抱见礼”。这种礼节,现在已不多见了。

满族喜爱狗,这不但是古老的狩猎生产离不开猎犬的帮助,而且源自“狗救驾”的传说,使满族人带有浓厚的古代图腾崇拜的色彩。相传,努尔哈赤遇难,逃避芦苇荡,又被兵火围困。努尔哈赤眼看就要葬身火海,一只黄犬,浸湿全身,舍命相救,使努尔哈赤转危为安。为念黄犬救驾之功,后来满族人不打杀狗,不戴狗皮帽子,不吃狗肉,不铺狗皮褥子。了解满族这一习俗的人,也从不带狗皮帽子进满族家门,也不请满族人吃狗肉。

满族妇女生了孩子,要在门槛上挂用竹条制作的小弓箭和红布条,一为崇尚武功的遗俗,二为警惕外人贸然闯入屋内的信号。满族人认为,孩子一生下来,谁第一个见到孩子,孩子的性格就像谁。如果孕妇进了产房,碰巧又断了奶,就是孕妇把奶“带走了”。因此,满族人生小孩最忌讳外人进屋。孕妇一但误入产房,碰巧又断了奶,就要请她还“奶”,送一碗鸡汤或其它汤给产妇,见面时叫一声:“大姐,给你送奶来了。”产妇应声道:“哎,奶来了。” 然后接过汤,冲着墙喝了。

满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男女年龄到十六、七岁,即可订婚。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先后要去三次。每次都携带一瓶酒,到第三次才知道是否成功。所以俗话说,“成不成,三瓶酒”。如果成了,女方父母向男方要彩礼:猪、酒、钱、衣服、首饰等。男方送的彩礼,全都做为姑娘的财产。

结婚时,新娘在南炕上坐帐一日,称为“坐福”。晚间在地上放一张桌子,桌上放两个酒壶和酒盅,新郎新娘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饮酒。炕上点燃一对蜡烛,通宵不息,外屋一人或数人唱喜歌,名曰“拉空齐”,意思是说,祝福新郎新娘和和气气幸福一辈子。间或有人用五谷杂粮往新房里撒,欢欢乐乐闹新房(也称洞房)。三日后,新郎新娘回娘家。

过去满族的丧葬也很有特点。人死后一般实行土葬,现在多有改革,花圈代替了长幡,火葬代替了土葬。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是十六世纪末创制的。满文词汇比较丰富,曾将汉文中的《刑部要略》、《百宝金书》等汉文典籍译成满文。用满文撰写的《满文老档》是一部文笔生动的史料,在我国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在满文已经废弃不用了,但满文的研究工作仍受到重视,关东各省都有满语研究所,广泛深入的研究满文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富裕县三家子村,孙吴县四季村,黑河市的黄旗营子、大五家子,还完好地保存着满语“活化石”。一些中老年人的满语生活用语,在生活中仍广泛运用,完好流畅。在关东不但留下众多的满语地名,而且在汉语中还留下众多的满族词汇:如称勇敢为“秃鲁”,墙角为“旮旯”,主意为“顾咚”,膝盖为“波罗盖”,腋下为“嘎啾窝”,小船为“威虎”等。

满族文学除用满文和汉文撰写的外,还有大量的口碑式的民间文学。满族老人爱在灯前月下,特别是冬季农闲的时候,坐在火炕上,围着火盆给孩子们讲“瞎话”(即民间故事),一讲就是半宿。这些“瞎话”描写了满族历史发展中的片段。这些史诗般的传说和故事,又带有浓郁的北大荒地方特色,表现了满族人那种粗犷、豪放、勤劳、勇敢的性格,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同时也表现了满族青年男女真挚的爱情故事,悲喜交加,委婉生动,感人至深。

满族是以骑射著称的民族,他们的文体活动也带有骑射民族的特质。早在皇太极时代,就有逢春射柳的习俗。当春风习习,杨柳吐翠的时候,满族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兵丁百姓,集聚校场,插柳为靶,飞马射之,以武论高低。一些满族老人回忆,到民国初年,关东还保持着这种习俗。此外跳马和滑冰,更是关东满族人的传统运动项目。跳马是在马飞跑时,横越马身。这是战场上的短兵相接,马上擒敌的一种特技。滑冰则是最初将鹿骨缚于脚下,滑冰行军演变而来的。1985年11月,哈尔滨市为纪念满族命名 350周年,召开了“莫勒真”大会。“莫勒真”满语为比赛的意思,会上表演了满族体育项目。此后,哈尔滨市年年举办“莫勒真”大会。

在满族村屯,老人们常用兽的下腭骨系上绳子,做成一种叫“哈吧车”的玩具,让孩子拉着在地上玩耍。兽肩胛骨是扇形,满族称为“哈拉巴”,在两侧拴上铜钱,也是儿童的玩物。最受妇女和儿童喜欢的一种游戏,莫过于玩“嘎啦哈”。“嘎啦哈”是满语,它是兽腿上的膑骨,略呈长方形,有六个面,其中上下左右四个面可以站立,根据形状不同的四个面,都有特定的名称,分别称“珍儿”、“轮儿”、“背儿”、“壳儿”,利用四个面的不同组合进行游戏。开始时是用獐、狍、麋、鹿的“嘎啦哈”,现在多用猪和羊的“嘎啦哈”。“嘎啦哈”有多种玩法儿,如估大把,弹指儿,牵“马头”,骑“马背儿”等不同形式进行游戏。以獐、狍、鹿的“嘎啦哈”为贵,一是少见,二是其小巧玲珑,形状可爱。这种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应变能力,不光要手疾眼快,动作敏捷,还要反应迅速,动作协调。这也是游猎民族生产形式在游戏中的一种遗风,即从小就培养孩子们敏捷、干练的作风。

满族的音乐和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满族音乐是在渔猎生产中产生的,具有雄壮、粗犷的旋律,就像兴安岭的风吹动林海的波涛,在山谷中和鸣、同荡。满族舞蹈也有鲜明的特色,据《柳边记略》记载,“满洲有大宴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曰‘莽势’。中一人歌,众肯以‘空齐’二字和之。”《宁古塔纪略》中也有相同的记载:“满洲人家歌舞名曰蟒式,有男蟒式女蟒式。两人相对而舞,众人拍手而歌,每行于新岁和喜庆之时。”这就是满族的“莽式空齐舞”。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秧歌舞也在民间盛行。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几乎倾巢出动,大人小孩都去大街上唱秧歌,扭秧歌。男女成对,边扭边逗,欢快起舞,热闹非凡。

满族称姓氏为“哈拉”,其源远流长。现在满族的姓氏,是沿用金明两代的习俗,冠以相应的汉字姓,取汉名。因此,无论今天汉姓是什么,只要追踪谱书,即可找到祖源族源。如宗谱失传或根本没立过宗谱的,也可根据亲族中老人回忆和本家姓氏上找到线索。清代冠以汉字姓最普遍的是谐音取姓。如瓜尔佳氏姓关,都勒氏姓杜,董鄂氏姓董,赫哩氏姓何、赫,舒穆氏姓舒,那本鲁氏姓那,伊尔根觉罗氏姓赵、佟等。

满族曾信仰萨满教,但现在已逐渐被岁月淹没,大浪淘沙了。

 

朝鲜族有本民族语言和文字,有人认为朝鲜语是属于阿而泰语系,但还没有定论。朝鲜文字早在十五世纪就出现了,现在有四十个字母,拼写时,把同一音节的音素迭成字块,构成方块形文字。以前朝鲜文字中夹用汉字,现在则用字母拼写。

从历史上看,朝鲜族并不是当地的土著民族,而是从鸭绿江以东逐渐迁移来的。从十七世纪开始,就已有零星迁移。1898年中长铁路修通以后,从朝鲜开始陆续移入。大批迁入关东,还是在1910年日寇侵入朝鲜之后,尤其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素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朝鲜族人民,与关东人民,一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一边披荆斩棘,垦拓荒地,逐渐建立了家园,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

朝鲜族在衣食住行上有浓郁的古风,也与长期种植水稻的生产作业方式联系在一起。

朝鲜族自迁入到二十世纪初时,由于经济落后,生活贫困,主要穿自家编织的麻布,木棉布和绢布。男装上衣是斜襟用布带打结的“折高里”,在衣服外穿带纽扣的有色坎肩。下衣是服当裤,裤脚系上丝带。这种服装便于在水田中播种、锄草和打池硬子等劳动。

女装上衣也叫“折高里”,中老年妇女冬天在上衣外加穿棉坎肩。中老年妇女的下衣一般穿缠裙。缠裙是分岔裙,穿时把下身裹一遍后,把裙子的左下端提上来,掖在腰带里。

青年妇女和姑娘穿“半绘装则高里”, 比中老年妇女“折高里”短。在袖口、衣襟、腋下镶赤紫等色绸缎边,用花色绸缎做长飘带,穿起来潇洒美丽,后来逐渐取消了腋下的镶边。

年轻妇女的下衣穿长裙和统裙。但是婚前姑娘不穿缠裙,只许穿筒裙。统裙的腰节有许多细褶,达到合于腰身为止,上端一个前腰开口的小背心,穿时从头部往下套。裙长过膝盖,宽与人合身。筒裙利于步行劳动,而且朴素美丽。因此,婚后的妇女也在劳动或远行时多做筒裙。妇女做饭,洗衣时还穿前裙(又称行厨裙)。

朝鲜族妇女的发式,姑娘喜留一条长辫子,结婚女子把辫子卷成一圈儿后,再头前留发髻。迁入初期,男女都穿草鞋麻鞋,后来多穿胶鞋。男子为平鞋,女子为勾鞋(船型、鞋头突起)。

儿童的衣服多用色泽鲜艳的绸缎,袖裙也用“七色缎”,穿起来好像彩虹在身。朝鲜族认为彩虹象征着光明和美好,意在让孩子的未来更加美好和幸福。

现在,朝鲜族青壮年多穿西服、皮鞋,妇女的服装也多是西式,节假日和喜庆时,妇女还常常穿着缠裙和统裙。

朝鲜族的饮食风味比较独特。平时以米饭为主,爱吃打糕等米粉制品,副食是各种各样的咸菜和大酱汤,里面都放有辣椒。饭后,常饮锅巴水。朝鲜族喜食辣椒,主要与水田生产有关。特别是北大荒的春天,田水寒冷,长时间在水中劳动,吃辣椒能驱寒暖身。

酸辣白菜是朝鲜族最有特色的食品之一。每到秋季,大白菜成熟后,精选上品,洗净,然后把调好的佐料加入菜内,腌制缸里,封闭半个月后,即可食用。这种菜酸辣甜,美味可口。还有“多拉吉”,这是用野生的桔梗做成咸菜,味道甜辣,食之有益健康。

朝鲜族的咸菜有几十种,做工精巧,色、味、香俱佳。冷面和打糕是朝鲜族特别喜爱的食物。过去,每年农历正月初四,家家户户做冷面吃,叫做“长寿面”,祝愿人们长寿。在关东的大小城镇,都可以找到朝鲜冷面馆。这种民族风味已为各族群众所喜爱。

朝鲜族喜食狗肉。特别是狗肉汤,味鲜,肥而不腻,加上辣椒面和精盐,风味独特,对人体有滋补作用。

朝鲜族喜欢用大米酿酒。这是一种土法酿造的米酒,乳白色,度数不高,味道酸甜。

朝鲜族的房屋建筑,一般面向东南、南和西南。每座房屋无院子,一般分砖房和草房两种。房顶建筑十分别致,由四个斜面构成,用稻草披盖或瓦片覆盖。每座房屋正面开三扇或四扇门,门同时也是窗户。房屋一般分为寝室、客室、厨房和仓库等。每个房间的间壁墙都采用板式拉门,整个房间都是用砖和土坯铺成的火炕,进屋则拖鞋,席炕而坐。朝鲜族之所以炕大,是与北方的寒冷气候有关。炕大屋子暖,在水田里劳累一天的人们,一进家门,就觉得热气扑面,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都舒筋解乏。

在运输时,朝鲜族使用一种牛拉的大轱辘车。车架是木质的,车轱辘也是木制的,外面包着铁箍。轱辘与整个车身相比,比例较大,高出车棚。这种牛车之所以轱辘大,车身小,是因为水田区坝埂纵横,高低不平。轱辘大,底盘高,免得路面刮车体,便于通行。

朝鲜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婚礼程序比较复杂,概括起来有“相面”、“订婚”、“纳采”和“结婚式”等。这些程序的进行,都是在父母包办之下完成的,比如“相面”,只是男女两家父母之间的“相面”。有时通过媒婆了解双方的“家底”。然后,男方父母到女方家拜访。“纳采”是在订婚之后,男方准备礼妆,女方准备嫁妆。男方的礼妆一般是新娘的衣料,以及象征幸福、多男、长寿的五谷、玩具等。女方的嫁妆一般除新娘所穿的衣裳之外,还有家庭生活用具、被褥,和赠送新郎、公婆以及亲属们的礼品等。

结婚式,有新郎婚礼和新娘婚礼。新郎婚礼是新郎先到新娘家后,女方家为新郎设宴,宴罢后带新娘回家。新娘婚礼是男方家为新娘设宴。结婚仪式比较繁杂,新郎婚礼中有“奠宴礼”、“互拜礼”、“待安礼”等。在新娘婚礼中有“舅姑礼”、“生活礼”、“初日礼”、“姻亲见面礼”等。

朝鲜族民间节日有“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立春”,“奴婢节”(农历二月初一,又叫干活节),“寒食”(清明),“端午”(端阳节),“流头节”,(农历六月十五日),“七夕”(农历七月七日),“秋夕”(中秋节),“开头节”(农历十月初三),“腊日”和“除夕”等。这些节日都有其不同的来历和传统,有的还带有神秘色彩。

此外,朝鲜族还有家庭节日。婴儿诞生一周年,要邀请客人共庆婴儿的生日。还有回节,即诞生六十周年纪念日。回婚节是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这两天儿女、亲友、邻居都来向老人祝福祝寿。

朝鲜族的丧制,一般程序是净身(给死者换新衣),“验”(遗体用麻布、绢布捆三处后入棺),“成服”(家属、亲属穿丧衣,戴孝),“殡”(出殡)。过去出殡选单日,即三、五、七日,现在一般两天或三天。用灵柩车运,也不穿丧服,多火葬。

朝鲜族是讲究礼仪的民族。在语言上,年幼者对长辈必须使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见面也用敬语,以表示尊敬对方。吃饭时,盛饭、盛菜都先老人、长辈,后晚辈。平日饮食,老年人不同晚辈同席,而要在单独房间的小方桌上进食。晚辈一般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当无法回避时,晚辈要背席而饮,以示尊敬。在酒席上按年龄依次倒酒,长辈举杯,其他人才能依次举杯。吸烟时,晚辈不能向长辈借火,更不能接火,在行为礼节上,遇到本村或邻居的长辈时,必须恭顺地问安让路。年轻人如有急事。非赶路不可时,应向长辈恭顺的说明后再赶路。

当端午节来临的时候,朝鲜族插秧已经结束。这时候,如果到朝鲜族家去做客,不仅能吃到打糕和狗肉,而且他们一定要举办歌舞晚会来欢迎你。他们摆上各种各样的小菜、狗肉、打糕、喝着米酒,直到喝醉方可罢休。边歌边舞,通宵达旦。

朝鲜族能歌善舞,老幼皆通。娶亲之日,新娘临庭,公公婆婆要跳舞迎接。新郎新娘要亮出拿手绝活儿,亲朋好友也要载歌载舞,庆贺新婚之喜。朝鲜族歌舞欢快明朗,节奏感强。无论在田间或工地休息时,一人领唱或敲起长鼓,人们就踩着节拍高歌,翩翩起舞。

每当夏季来临,农闲的时候,妇女们常常欢聚在树荫下压跳板和荡秋千。压跳板是一项技巧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必须要有敏捷的动作和顽强的精神。身穿鲜艳服装的朝鲜族妇女,二人分别站在一根五米长跳板的两端,其中一人用力下跳,将对方反弹起来,就这样依次进行。被弹起者,在空中做各种精彩动作,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少女荡秋千时,长裙在空中飞舞、有时像展翅飞翔的白鹤扑向地面,有时又像一只彩凤钻入云天,既优美动人,又荡人心魄。

摔跤是朝鲜族一种古老的娱乐活动,也是表现朝鲜男子勇敢骠悍的时机。每逢端午节或中秋节,四方摔跤强手集会在一起,争标夺魁。人们常选一头肥壮的黄牛,作为奖品奖给优胜者。比赛时,双方穿上特制的摔跤服,每人在右腿上扎一条摔跤带,各自将左手套入双方的带里,右手抓对方腰带。裁判员一声令下,双方同时立起,比试高低。经过多局较量,获胜者牵着黄牛在欢呼和锣鼓声中绕场一周。

足球运动是朝鲜族男子最普通的一项运动。上小学四年级时,就开始参加训练和比赛。乡和村都有场地和球队。农闲时常举办各种比赛活动,各村的朝鲜族往往扶老携幼,赶上几十里的路前往助兴,十分热闹。

艰苦的创业劳动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民间艺术,使朝鲜族古老的艺术传统得到发扬光大。这些民间艺术,不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如表现男女爱情的歌剧《阿里郎》、《金达莱》。这是朝鲜族在艰苦创业的岁月里产生的精神财富。它一方面鼓舞朝鲜族艰苦奋斗的意志,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朝鲜族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上面提到的民间故事和歌剧外,还有“盘索里”(说唱),“才谈”(相声),“打铃”(民谣),舞蹈等。还有一种杂技,朝语称为“鄂告广台”,这是朝鲜族在劳动之余的一种娱乐游戏,惹人喜爱。

朝鲜族的民间工艺能从生活用品上反映出来。他们喜欢用五彩线在枕头、荷包、台布上,刺绣各种各样花纹图案,其中以金达莱花、寿字、福字为多。朝鲜族的陶制器皿也颇有特色,盛水的大瓮,腹大口小壁薄。朝鲜缸以及腌咸菜用的各种各样坛坛罐罐,也有这个特点,底部相对显得小一些,这些陶制品也有瓮的特点。

朝鲜族使用的碗,过去大多是铜制的,现在多是瓷器。碗较大,高而深,底小。这可能与朝鲜族喜食冷面和汤菜有关,勺子是每餐必用的餐具。朝鲜族的勺子扁平把长,过去多为钢制,现在都是铝制品或精钢制品。

 

在北大荒,来自全国闯关东的人,几乎都能找到自己的老乡。可以这样讲,现在的北大荒人,大多数都是早年闯关东过来的,也有解放后,为开发北大荒,建设北大荒来到这里的。这些人来得久了,生息繁衍,一代接一代,已经成为地地道道的北大荒人啦,讲起话来,再也不是南腔北调,而是一口标准的北方话了。

据说在渤海国时代,就有大批的汉族迁入,融合到渤海人之中。因此有人说,渤海族是以汉化了的靺鞨族为主体的新共同体,在渤海遗址的古建筑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的建筑风貌。

冬季来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人们的冬装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年长的男人多穿毛呢大衣和军大衣,头戴水獭、麝鼠、猬子,旱獭和羊剪绒的皮帽。各式各样的皮夹克、羽绒服、长筒靴、棒针线的长围巾、小绒帽、这是姑娘小伙子们的喜爱之物。农村的老太太和车把式,都另有一番打扮。青大绒的平顶帽,带大襟的布棉袍,扎裤脚的青布带,圆口厚底鞋,这是老太太的衣着。有的老年妇女还依旧保留着青春时期的“三寸金莲”。车把式们多是头戴貉皮帽,身披羊皮大氅,腰系一条青布带。昔日脚上的靳粒鞋,已经换成了大头鞋或棉皮靴。他们战风雪,斗严寒,虎虎而有生气,显示出关东大汉的雄姿。

农村的住房,无论是草泥的,还是砖瓦的,大多是三间一座,坐北朝南,独家独院。也有住对面屋和南北炕的,那是刚闯关东过来的“盲流户”。屋内以炕为床,并修有火强、火炉、土暖气,以御风寒。窗户一般都装有玻璃。没装玻璃的极少,他们用窗纸代替玻璃。在窗外用窗纸裱糊好,在禅上豆油,以御夏雨、春风、秋霜、冬雪。每当中秋时节,大田收割之前,各家各户忙着做“泥水活”,进行掏炕抹墙,(掏除炕洞子里的烟灰,抹好墙上的缝隙),准备过冬。

北大荒汉族的饮食风味,真可谓苦、辣、酸、甜、咸,五味俱全,什么样的类型都有。主食一般以大米、面粉、杂粮为主,副食以鸡、鱼、肉、蛋、蔬菜为主。秋季家家挖窖储藏土豆、萝卜、白菜等,并腌制酸白菜和各种咸菜。农村一般家家养猪,到冬至前后宰杀将肉冻上,可以一直吃到来年的二月二。北大荒的一年365天 ,有180天和冰雪打交道 。冰雪是北大荒天然的冰窖和冷库,北大荒人和冰雪结下了不解之缘。秋季收获的蔬菜瓜果除了腌制还可以冷冻储存,如冻白菜、冻辣椒、冻豆角、冻茄子,冻豆腐、冻秋梨、冻粘豆包……。“冻吃”成为北大荒饮食的一大特色。

农历正月初一,正是汉家的春节,喜庆的气氛达到高潮。家家烧香燃竹,鸣鞭放炮,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其实这种喜庆气氛,一进腊月门就开始酝酿了。为了庆丰收,迎新春,进了腊月就开始筹办。杀猪宰羊,购置新衣物、烟酒、鞭炮、红烛、纸香、糖果、糕点、年画等备品。农历二十三,俗称“过小年”。按旧俗,家家要用糖饼枣栗“祭灶王爷”,“祭灶”毕,焚灶王爷纸像,俗称“接灶”。这种习俗已不多见了。本月户户扫尘,拾掇房屋,洗被、净身,意为除去一年的尘埃。腊月二十三日一过,家家开始包饺子,蒸馒头和黄面豆包,冷冻储存在大缸中,以供新年期间随时吃用。年三十是一年最后的一天,叫做“除夕”。此时,合家团聚,贴年画、春联、福字、挂签,窗户上贴红色剪纸。夜晚屋里屋外掌灯,燃竹焚香,全家围桌共饮,举杯同庆。待到子夜,鸣鞭炮,放花灯,煮饺子,迎接新的一年开始。正可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代杨宾在《柳边纪略》一书中记载:“上元夜(正月十五夜),为事者辄扮秧歌。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更舞,达旦方已。”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元宵节,在城镇和乡村,自发地举办扭秧歌、跑旱船、踩高跷、耍龙灯、舞狮子等民间的自娱活动,年盛一年。

自古以来,北大荒每至严冬都有塑灯的风习。清代金韬有诗云:“元宵佳节试新灯,姊妹街头笑语迎。都是谁家翻样巧?老人心挂一条冰。”近年来,北大荒冰灯游园会盛况空前。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观冰灯的游人熙熙攘攘。各种各样的冰雕雪塑做的冰灯雪景,晶莹如玉,玲珑剔透,游人仿佛置身于水晶宫一般,飘飘欲仙。节日期间,冰球、速滑、花样、冰帆、滑雪等各种各样的冰雪运动,把冰灯游园会推向高潮。在冰天雪地的北大荒,冰雪运动要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以后。

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的日子。正是惊蛰时节,南国已花红柳绿,燕子呢喃。北疆却依旧冰花雪景,琼玉满枝的世界,然而春的脚步已经有了痕迹。俗话说,惊蛰见辙。大路上已经留下了车辙。辙痕交错,昭示春意。人们把灶膛里的灰掏出来,从大门到井台,弯弯曲曲,撒成一条灰道,叫做“领龙”。家家做“春饼”,就是用面粉烙“合叶饼”,裹以炒肉丝、炒鸡蛋、新鲜葱酱等物,卷成圆柱状而食,叫做“吃春饼”。夜间,燃蜡烛于屋里阴暗处,以防毒虫之害。

清明时节,有给亲人上坟扫墓之俗。农谚云:“三月清明麦在前,四月清明麦在后”。到了清明,虽然“三月郊原草木生”,但是,“方春冻不解,维夏始催耕”。农家开始披着春雪,把小麦播在冻土上。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漫长的严冬已经过去,东风送暖,北疆大地又披上了新装,杨柳婆娑,山花烂漫,艾青蒲翠,春意盎然。这天清晨,人们起得特别早,成帮结伙地到郊野去采艾蒿,割蒲叶。到江河边上,用江水洗头、洗脸、洗眼睛。没有江河的地方,人们便到麦地里去,用麦苗上的露水洗头、洗脸、洗眼睛。这样,说是一年不生疮,不闹眼睛。人们把采回的艾蒲,插在家家的屋檐上,窗户上、门上。把一部分艾蒿吊起来,阴干做药用。人们也喜欢挂彩色的纸葫芦,孩子手腕、脚腕都绑五色彩线,叫做“长命线”;在小孩子的衣服上、扣子上挂串“龙尾”,有的也挂麻制寸许的小条帚、香草荷包、五彩线编的小粽子。人们之所以这样做,说是为了避免瘟疫,寄托希望。在这一天,家家户户用红枣糯米、红小豆包粽子,做凉糕,煮鸡蛋,当日食之。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远游的亲人,匆匆归来,合家团圆,举杯相祝,共庆佳节。夜晚,人们在院子里,凉台上摆瓜果月饼,祭月。当然,这种祭月并没有什么迷信的色彩,而是祝愿家家团圆,事业兴旺,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时节,早晚已是寒气袭人。入夜,要披棉衣的。在北部的漠河, 已是“早穿棉,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啃西瓜”了。此时,也正是北大荒人开镰收割五谷的大忙季节。

生活在北大荒的汉族人特别喜欢“二人转”,有“宁可舍顿饭,不舍二人转”之说。每到农闲的时候,村文化活动室里就挤满了人,欣赏自编自演的街舞和赶时髦的歌曲。老年人则挤到一起,目不转睛地看起“二人转”来。正所谓“好酒者不进茶房”;穿衣戴帽,各好一套。

婚嫁方面,北大荒的汉族人改掉了旧俗,已有了新的形式。年轻人时兴自由恋爱,或采用集体举行婚礼,或旅行结婚,或自家操办。父母之命已很少见。

北大荒汉民族的丧葬习俗,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行为过程。这个过程从死者临终前,便拉开了序幕。序幕主要分易床、更衣、属纱等几项。北大荒先人时代,家人病危了,就把病人移到正屋,称正寝。如果是年龄在五十岁以上,在正屋“寿终”叫“寿终正寝”。临终前为什么要换床?说法不一。一说是换床给病人冲了喜,可望转危为安。一说是不能让病人背着床走。笔者认为,实际上是怕病人死后,灵魂还附在床上,留在屋里让家人害怕。

北大荒先人称更衣为小殓。更衣、是在病人死亡前的弥留之际,至于为什么要提前更衣,是人死之后,身子变凉僵硬,更衣困难之故。给死者更衣时脸上盖的,手中握的,脚上穿的,身上裹的,都有详细规定。男用寿衣,一般为蓝色绸棉袍,红绸马褂。内衣为白布裤褂,头戴瓜皮小帽,脚穿白布棉袜,圆口鞋。鞋底绘莲花图案,头枕金钱莲花枕。女人寿衣,上身为古铜色大襟褂,下身穿长裙,色彩因年龄而定。后来,女用寿衣时装样式较多。寿衣内外,一律不钉纽扣。纽子与扭子谐音,故只钉飘带。衣料不许用锻子,锻子与断子谐音。寿衣不许用皮底,是怕亡人转世脱生畜牲。人濒临死亡时,用新棉放于死者口鼻之上,以观察呼吸有无,谓之属纱。病人通过属纱检验,确认已断气,丧事正式开始。

病人从死亡到大验,主要程序有招魂、沐浴、饭含、大殓。北大荒先人认为,人是灵魂离肉体而去,通过招魂,企图让死者复生。招魂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对活着的人,久治不治,可以通过招魂,使之恢复健康。另外一种,处于对亡人的思念,想通过招回魂魄,与死者见面,未有死而复生之意。还有一种是招魂葬,对于客死他乡者,尸体无法运回,难以安葬,只好把魂招回来,以葬其魂。招魂的具体办法是,由一人拿着死者的上衣,登上屋顶,面向死者的方向,三呼死者的名字。如:“XX 呀,你该回来了!”呼完,把死者的上衣卷起,扔到屋下。有人接住,拿回去盖在死者身上。待死者火化后,再用衣物裹骨灰,引魂回乡,入土为安。

北大荒先人称洗头为沐,洗身为浴。给死者洗头和洗身称之为沐浴。人死后,在死者嘴里放上珠玉米饭,或其他物品。称之为饭含。在民间,穷人含不起珠玉,多以红纸包生米,填于亡者口中,作为饭含。人死后,立即设供桌于死者头前,点上长明灯。与此同时,覆面纸一盖,小殓完毕。

小殓后,即派人将亡人去世的消息通告死者的亲友,称之为报丧。人死以后,丧家在门上挂出纸幡,以告诉邻里,既有报丧之意。报丧,有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民间多以口报为主,由孝子穿孝服,或者带孝帽,一定要亲自前往。报丧者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有人出门来迎。出来者无论长幼,报丧者一律要叩首跪拜。

大殓是人死后的第三天,将已装裹好的尸身放入棺材的入棺仪式。大殓前,先要用布条扎紧尸首,扎法操作都有具体程序规定。入验时,子女等要跳起脚来哭,称之为“踊”。抬尸进棺,由孝子抬死者的头部。盖棺时,亲属呼喊死者的称谓,盖棺后,在灵座前行祭奠礼,大验结束。出殡又叫出葬或送葬,是将灵柩运送至安葬或停放处的丧仪。棺材启动时有“摔盆”一仪。出殡前,灵前放置一瓦盆,作为给亡人烧纸钱用。与孝服配套的,头要戴纸做的孝帽,手撑杖,脚穿麻鞋或草鞋,头、腰缠黑麻。父母死,子女须穿此服,纵观整个丧葬礼仪和习俗,完全是按照“事死如事生”的原则来进行的。

风水先生在丧葬过程中,选择墓地和选择吉日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对丧葬文化的丰富与传播,有特殊影响。择墓地,是风水先生的重要任务之一。选择墓地是丧葬活动中的一件大事,风水先生最有权威。相墓理论概括起来有四点:第一,龙穴砂水之说。北大荒先人认为,父母骸骨为子孙之本,子孙形体乃父母之枝。一气相荫,由本而枝也。地美则神灵安,子孙盛。恶则反之。有书曰:穴前峰恋簇拥,众水环绕,迭嶂层层,龙脉护卫,砂水相聚,形穴即就矣。其山川之灵秀,造化之精英,凝结融会矣。

第二,是气聚之不散。既要如此,必须有山有水。高坡之地,晚上阴气从上而降。如周围无山,风吹气散。平地上白天阳气自下而上,生气沉潜,不怕风吹。所以,平地有多宽的无所谓,但一定要有溪水,使气不散于广阔的原野。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第三,先人认为,葬者乘生气出也,乘生气之止聚处而葬之,斯尽善矣。先人说的生气,指五行之气。气在地下运行,肉眼看不到,只能从地势走向形态知其行和止。怎样观察山势,主要看山势从远处的走向,再细看其所止形态。形态好,则是全气所聚之地。

第四,墓地土质不能过湿或干。地有四势,指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葬穴要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顺伏。否则祸矣。

归纳起来看,北大荒先人的风水以“气”为中心,讲“气”的流行与静止。气聚与气散,指地形的变化而言。山环水绕的盆地,是最佳的墓穴。

从前,老辈的北大荒人忌讳是较多的。如今的人们都学科学,用科学,已蔚然成风。科学地处理事物,科学地安排生活。传统的习俗,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