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
后来读过史书才知道,空城计是没有的,甚至三国演义中很多描写诸葛亮神机妙算和智谋超群的情节也是没有的。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自己对这位伟人的尊敬和崇敬,能成为被千古传诵的伟人肯定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在后世的传诵中越来越神化,以至于后来都脱离了原本的形象。但是无论怎样,诸葛亮的智慧不可否认。
再后来,也读过一些,对诸葛亮褒贬不一,也逐渐对这位伟人有更深入的认识。三国演义中虽然有很多虚构的成分,但是也有不少有事实依据,就三顾茅庐,舌战群儒,白帝托孤等。读过诸葛亮的文章后,便更加理解。但是诸葛亮本身不是文人,甚至对文人是有些鄙视的,在舌战群儒中曾有过这样一段:“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所以,诸葛亮的文章,深刻而实在,不染浮华,发人深省。
高中时,繁重的学习任务加上考试压力,有时不免烦躁。偶尔一次翻开初中时的摘抄本,看到诫子书。初中时的语文老师是一位文艺青年,喜爱诗词歌赋和华美的文章,更因其深厚的文学底蕴和修养,散发出的文学气质感染着班上的每个人,那时候有好的作品都会争相抄录,只为增加自己的文采来博得老师的轻赞;好纯真的年代啊。那篇诫子书也是当时从别处抄来的,当时并不能真的理解其意,只觉得好,就抄了。而后来再读到,真是字字珠玑,每一句话都可以让自己受益: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念着诫子书,走过那段学业繁重的岁月,也在时时刻刻的思考,为什么在空城计时城楼上的诸葛亮可以那么镇静。孔明的形象,无论在哪里都是如此,神仙般的人物;忧国忧民,宠辱不惊;心怀天下,事必躬亲;两军作战时,羽扇纶巾,运筹帷幄。更是喜怒哀乐,不形于。据说,有如此修养的孔明,也是因为有贤妻黄月英的提醒和支持。当初,孔明和黄承彦谈到天下大势、英雄人物时,孔明常常眉头紧锁,忧心忡忡;月英看在眼里,遂在新婚时送给孔明一把扇子,用于遮面,也告诉他大丈夫做事要沉得住气,不能情绪太波动,成不了事。有妻如此,焉能不成大事。只是,黄月英在古代丑女排行中屡见其名,在佩服这位女子的同时,有点惋惜,可惜了一位才女。不过,也因此看出诸葛亮娶妻不以其容貌,更能体现出一位真君子的形象。大概后人觉得,以诸葛亮身长八尺,修容伟岸的外表,配一个黄发丑女实在可惜,找出种种证据证明黄月英的美貌。年少时也以为该是美人才配得上这位君子;如今却明白,自己真是多事,人家诸葛亮都没怨言,自己惋惜什么;更何况,都已经是才女了,还要那种闭月羞花的美貌干什么。
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