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支山歌给党听 - 记张晓东的人生轨迹
从小立志
60年前,也就是公元1958年5月,勃利县杏树乡德胜村,在一个及普通的房子里,降生一个极不普通的孩子。那个孩子响亮的啼哭几声后,小手小脚就动个没完。年轻妈妈,抱起这个孩子,就怜爱得没完没了。虽然在这个孩子身上已经有两个孩子的妈妈,但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她就格外的珍爱。这个孩子,就是现在的黑龙江中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东。
一晃到了1966年。8岁的张晓东应该懂事了。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张晓东和年纪较大的人一样,在“不理解”和“记不清”当中混淆着,整个国家到了支离破碎的边缘。红卫兵、造反派不知所措的疯狂行径,让张晓东看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眼前应接不暇,思绪混乱。所以,除了记得一个字儿“乱”,其他就像一大堆的破旧垃圾,放在眼前,除了眼前所看到的一两件东西外,别的什么都记不清了。
那是一场让世人无法理解的社会动荡,也是一场人类的历史灾难。
现在想起来,对当时的混乱,不仅张晓东和所有孩子们,就连大人都感到伤心和悲痛。刚刚上学的张晓东,突然觉得怎么不上课了呢?心里感到非常疑惑。那个年代的大人们并不像现在督促孩子写作业,去校外辅导班补课,而是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没心思去看管孩子学习。孩子贪玩,老师“闹革命”去了。没过多久,乡政府(当时叫人民公社)的乡长竟成了“反革命”的头头,校长成了“反革命”头头的爪牙,学校没人管,停课了。
春寒抖峭的四月,一天傍晚,张晓东爸爸张明远,突然回到家里,拉着张晓东母亲的手,怜惜地说:“现在我这个乡长已经变成‘反革命’的头头了,新上来的造反派头头,当时乡里教训过他,他始终怀恨在心。此人品德败坏,报复心极强,是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所以,明天你带着晓东回娘家躲几天,等风头过去了,我去接你娘俩。”然后,急忙从兜里掏出八毛钱,塞进妻子的手里:“给咱娘买几根麻花!”说完,急匆匆地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张晓东跟着妈妈刚要出门,却被七、八个造反派堵在门口。张晓东清楚的记得,七、八个造反派都是穿着绿军装,带着红袖章,系着武装带。那时部队都没有配发光面的人造革腰带,自有“55式”军装所配的那种很宽的牛皮武装带。而他们系的人造革腰带,两头都铆着沉重的黄铜扣子。如果轮起来打人,一皮带就能把人的脑骨打漏。造反派头头身材粗大,很是神气,在母子面前,显得不可一世的样子。其中一个身材矮小的人,带在胳膊上的红袖章几乎占了半个袖子,这个人是造反派头头的弟弟。之前他被哥哥安排到永安村担任临时小学教员,结果学生回到家里一念课文,发音全是错别字。有的家长无奈,只好反映到老支书郭喜峰那里,郭喜峰一气之下,就把他给撵走了。从那以后,他恨在心里,一定要置郭喜峰于死地。一天夜晚,天色漆黑,造反派弟弟身带一把锋利的镰刀,偷偷的跑到村外一块玉米地里,把正在拔节的玉米杆统统地都给割断了,一棵都没有留下。第二天,他心急火燎地跑到造反派总部,硬说那块玉米地被毁是郭喜峰干的,是对“文化大革命”运动的不满,是典型的“反革命”头头的走狗。在造反派的操纵下,对郭喜峰进行惨无人道的殴打、逼供、迫害,屈打成招,最后定罪为“现行反革命”分子,结果被判十二年徒刑。
张晓东看到那帮造反派,小手紧紧的拉住妈妈的衣襟,站在那里,吓得发抖。妈妈眼里含着泪水,抚摸着张晓东的头说:“孩子,别怕,妈妈在这呢!”
妈妈和张晓东被造反派推搡到墙角处,勒令脸冲墙站着,造反派把屋里的玻璃砸得粉碎,妈妈听到霹雳啪啦的声音,两腿吓得直打哆嗦,几乎木呆了。但此时的张晓东那稚嫩的脸庞,绷得紧紧的,就像大孩子一样,性格突然变得坚强沉稳起来,胳膊紧紧地抱住妈妈的双腿,幼小的双眼射出愤怒的目光,凝视着造反派们。大约一刻钟的功夫,一个造反派从一个柜里底下,翻出一包用红布包得严密而又整齐的红布包,马上送到造反派头头手里。他如获珍宝,还没等打开这包红布包,就嚎叫起来:“这就是反对‘文化大革命’运动的证据。”这时,张晓东的眼睛瞪得圆圆的,急了,双手松开妈妈的双腿,跑过去抢夺那块红布包。造反派们瞬间也蜂拥而至,把张晓东摁倒在地,痛击他的便是皮带、拳头、脚踩。此刻,张晓东妈妈像发疯似的,猛扑到张晓东的身上,大声呼喊:“他还是个孩子!”
来源:邮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