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品北大荒
作者介绍:
刘国林,1950年生,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会员。1975年以来,创作地域散文1000多篇,先后在《人民日报》、《青年文学》、《散文》、《儿童文学》、《延河》、《萌芽》、《少年文艺》、《北方文学》、《北大荒文学》、《青海湖》、《雪莲》、《四川文学》、《作品》、《青春》、《山西文学》、《厦门文学》、《黄河文学》等全国报刊发表散文作品近600篇。其中《草塘风情画》1984年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少儿出版社联合举办的《我爱祖国山河美》散文征文中获一等奖,著名老作家叶圣陶之子、中国少儿出版社社长叶至善先生亲自为《草塘风情画》写了读后感。《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分别对刘国林进行采访和报道。1986年,经叶至善先生的推荐,刘国林的散文《草塘风情画》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入小学课本至今,题目改为《可爱的草塘》。
2006年,刘国林的散文《捉蛇记》发表在《儿童文学》元月号上。经日中儿童文学交流协会会长中尾明先生的推荐,该作品被译成日文,发表在《彩虹图书室》2006年第2卷上,成为日本少儿的课外读物,为中日文化交流,为日本少年儿童了解作者的家乡七台河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2013年聘为《中国散文网》专栏作家、《草根文学网》驻站作家、《优酷网》作家刘国林作文大课堂主讲。2016年被聘为《上海文艺网》签约作家、中国老年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会员。2017年被世界汉语文学出版社与杂志社聘为副总编辑,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中国东北分会主席,《作家刘国林作文大课堂》被聘为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理事单位。
作品正文:
劈柈子
北大荒的山里人烧的是木柈子。碗口粗的杨木、桦木、柞木,水曲柳,拉回家来,锯成一段一段的,再用斧子劈。劈成胳膊粗细的木柈子,再一捆一捆地堆成垛,码成木柈子墙,一举两得了。若是懒汉子,没有柈子垛,现劈现烧,且劈柈子也不讲究,长短不一,粗细不等,正经的过日子人,一看就撇嘴。
劈柈子不是一日之功。俗话说,人巧不如家什妙。要想省力省工,就得在工具上下功夫。一是锯要待弄好,二是斧头磨得地道。初学乍练,锯齿不会摆,斧头不会磨,枉费力气,一时半晌锯不断一段木头,三下五下劈不下来一根柈子,这就应了北大荒人常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啦。
北大荒山里的孩子从小就锻炼劈柈子,不论是摆锯齿,还是磨斧子,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常了,摸到门道了,摆好的锯齿用眼一瞄象牌号的二路纵队,齐刷刷的。磨好的斧子用手轻拂,飞薄飞薄的,放在腿肚子上一蹚,毫毛刮下一片,剃胡子一般,腿肚子却安然无恙,这就恰到好处了。
来源:邮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