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那疙瘩
扬子荣已经为国捐躯了,但他哥哥杨宗福还健在,他年愈八十,虽没文化,记忆力还行。前年以来,《解放军报》等一些新闻单位的记者多者访问过他。当每次让他谈起扬子荣,即自豪又感伤。扬子荣出生在1916年,牺牲的时候才31岁。他从小顽皮,但胆子很大,六七岁就敢爬上几丈高的树梢掏老鵲窝,并时常与邻居家的孩子发生“战争”,惹的爹妈常常给人家赔不是。可扬子荣的脑袋瓜好使,村上私塾的秦先生讲一遍,他就能记住,先生总夸他说聪明机灵。可怜,杨家生活太苦,书是不能多念的,读到四年级,在他十四岁时就闯了关东。在东北,他拉过纤,当过搬运和矿工。16岁那年,他不堪欺压,加入了“山林队”,干起了“替天行道”的行当,老百姓称这为“胡子”。由于他胆子大、骑术高、枪法准。几年间就在牡丹江一带出了名,杨子荣三个字叫得很响。扬子荣在东北混了几年,觉得没意思,就回到老家。娶个媳妇叫许万亮(有许万秀的),生了女孩,才半岁就得急惊风,因没钱治,死了。1945年秋天,扬子荣萌发了当兵的念头。他说服妻子和老娘与本村一个叫韩克利的青年一起到牟平县雷神庙八路军驻地报了名。可惜的是,韩克利眼睛不好,人家不收。要不,有个打证明的,就不会惹出那么多麻烦了。
杨子荣参家的是胶东八路军牟平独立营,后来编入刘公岛起义部队。进军东北剿匪时,他一直用扬子荣的名字。杨子荣当兵时已29岁,年龄较大,被编入炊事班,他胆子大,经常深入前沿阵地冒着生命危险送饭,表现不错,当兵三个月就入了党,在黑龙江剿匪,他发挥了特长,因为他当过“土匪”,明白“黑话”荣立过三次大工,成为特级侦察英雄。可惜,杨子荣死在最后一次剿匪中。由于他没和家里通信,没留下地址和真名,他死了,家里人谁也不知道。三年后全国平定,别的军人家属陆续得到亲人的消息,可宗贵一直没有信。妻子、老母天天到村头望,也不知哭了多少次,流了多少泪。
开始,杨子荣家里按军属对待,土地由村里代耕。后来,由于得不到杨宗贵的确切消息,按“失踪军人家属”对待,再后来便是“匪属”了。于是,一切待遇取消,连土地村里也不给代耕了,就在这时候,徐万亮得了肺病,但家中几乎没有隔夜粮,没钱治疗,不幸死去。她在临死时拉着婆婆的手,泣不成声:“妈,我死后埋在村前的山坡上,我要看着宗贵回来,我知道,他不会是土匪……”。母亲不服,曾几次身背干粮跑到文登专署去打听,但终无结果,直到1966年老太太70岁,由于气恼、饥饿和疾病的折磨,身体一天天垮下去,临死的时候,她对宗福说:“匣子里老说杨子荣杨子荣的,我老觉得象宗贵~~~~我死后把我埋在万亮身旁,,上有苍天作证,宗贵绝不会去当土匪,我要亲眼看着他回来。”
来源:邮件投稿